今年二季度以來,越南巴沙魚價格從高位回落,銷往歐洲泡藥魚片(100%凈重,FOB胡志明市)已從$3.40/kg跌至$3.00/kg,消息人士稱,當前歐美市場購買力相對疲軟,出口商主要關注中國市場,但目前中國的進口反彈幅度也比較有限。
全球海產貿易公司Siam Canadian Group(泰加集團)越南辦事處負責人Le Thi Thuy Trang告訴UCN:“近期巴沙魚價格十分疲軟,所有越南人都接種了新冠疫苗,一切都恢復了正常,每日檢測也告一段落,不用再隔離,沒有社交距離限制,因此出口商不需要支付額外的成本,運費也在下降。”
“巴沙魚養殖情況也明顯好轉,原料供應完全可以滿足需求,出口價格尚有商討空間。”Trang補充,“中國是越南最大的市場之一,希望中國再次開放后進口將容易很多,但回到$3.40/kg價位可能還需很長時間。”
“當前供應端對價格的預期與需求端不匹配。打個比方,8月初原料價上漲了VND 1,000/kg,但只有少數出口商敢急于接單。未來1-2個月,季節性采購即將來臨,需求有望增多。”
美國進口商Western Edge Seafood采購經理Don Kelley稱,美國進口也在減少,希望中國市場恢復能夠拉動需求,穩定價格。
一位歐洲進口商表示:“巴沙魚價格在緩慢下跌,因為訂單比較少。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中國購買不足,許多產品曾被封鎖在港口和冷庫,6月份價格還比較高,但是7月份開始下跌。”
“在我的印象里,中國放寬管控后需求并沒有迅速增多,大工廠的產能至少恢復到了70%,足以適應未來新常態。我們注意到最近原料價格突然上漲,這可能是中國市場恢復正常的一種反應。”他補充。
另一歐洲進口商稱,消費端情況并不樂觀,供應鏈受通脹影響,不斷向下游傳遞,“零售業還需要一些時間適應新的價格,我們只能將上漲的成本轉嫁給客戶,自2021年春季一口,附加值工廠支付的魚片價格幾乎上漲了100%,一部分是運費,另一部分是原料成本。”
最近幾周,有越南媒體報道,因為成本高漲,許多巴沙魚養殖戶似乎不太愿意投苗。越南巴沙魚協會主席Duong Quoc Nghia表示,飼料和其他成本不斷上漲已讓部分養殖戶蒙受損失,“養殖成本接近VND 30,000/kg,甚至比出塘價還要高。”
但這一說法未能得到上述進口商的認同,“巴沙魚的正常模式是,每當價格上漲,養殖戶都會大量囤積。當然,現在有了通脹問題,尤其是飼料和魚苗成本上升,成為了養殖戶不愿投苗的原因。但我沒有聽說過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