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8月28日消息:截至2022年8月26日的一周,全球小麥價格上漲。雖然今年俄羅斯小麥豐產,但是其出口步伐緩慢,中國部分產區面臨干旱威脅,全球小麥進口需求活躍,玉米市場大幅攀升,均提振小麥價格。不過烏克蘭逐步恢復從黑海港口的谷物運輸,美國小麥收獲上市,美元指數走強, 制約價格漲幅。
周五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12月軟紅冬小麥期約報收8.0525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漲4.4%。堪薩斯城期貨交易所(KCBT)的12月硬紅冬小麥期約報收8.8225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漲4.2%。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X)的12月硬紅春小麥期約報收9.095美元/蒲,比一周前上漲2.5%。Euronext的2022年12月期約報收319.25歐元/噸,比一周前上漲3%。阿根廷小麥現貨報價為408美元/噸,與一周前持平。周五ICE交易所美元指數報收108.751點,比一周前上漲0.6%。
莫斯科的咨詢機構SovEcon表示,今年7月和8月,即2022/23年度的前兩個月,俄羅斯小麥出口量為590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27%,創下2017/18年度以來的最低水平。盡管俄羅斯小麥預計創下歷史最高紀錄9470萬噸,但是出口步伐遲緩,因為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帶來寒蟬效應,導致一些貿易商不愿染指俄羅斯產品。
分析機構稱,上周俄羅斯小麥出口價格下跌,延續了近期的跌勢,因為國內產量創紀錄的新麥收獲上市,而出口步伐依然緩慢。莫斯科的咨詢機構IKAR表示,截至8月19日,俄羅斯12.5%蛋白的新季小麥在黑海港口的FOB價格為每噸325美元,比一周前下跌25美元或7.1%。俄羅斯國內小麥價格也出現下跌,因為供應迅速增長,尤其是低蛋白的五級小麥。國產三等小麥的報價為每噸12,375盧布,比一周前下跌450盧布。
加拿大農業暨農業食品部(AAFC)的8月份報告顯示,2022/23年度加拿大所有小麥產量預計為3450.5萬噸,較上月預期調高78.6萬噸,比2021/22年度的2165.2萬噸增加59.4%。產量上調的原因在于單產調高到3.40噸/公頃,比上月高出0.07噸/公頃,比上年因干旱而下降的單產2.34噸/公頃高出45.3%。2022/23年度的所有小麥播種面積維持在1034.5萬公頃,同比增加9%。由于產量增加,小麥出口量提高了60萬噸,達到2300萬噸,較2021/22年度的1496萬噸增加53.7%。2022/23年度國內小麥用量預計為942.5萬噸,較上月調高3.1萬噸,同比增加6.1%。2022/23年度小麥期末庫存預計為590萬噸,較上月上調20萬噸,較上年增加59.7%。
美國冬小麥收割工作已經臨近尾聲。美國農業部作物進展周報顯示,截至8月21日,美國冬小麥收獲完成95%,上周90%,去年同期99%,五年均值97%。美國春小麥收獲完成33%,一周前為16%,去年同期74%,五年均值54%。
歐盟委員會周四將2022/23年度歐盟軟小麥的可用產量調高到1.260億噸,比7月28日預測的1.239億噸高出210萬噸,但是仍然低于上年的1.301億噸。歐盟軟小麥出口量預計為3600萬噸,和上月持平;期末庫存調高200萬噸,達到1570萬噸。
格羅情報公司稱,由于降雨稀少,加上出現六年來最嚴重的熱浪,中國已經發出全國干旱預警。該公司指出,惡劣天氣正給中國的小麥和稻米作物帶來壓力,可能迫使中國提高這些重要糧食進口,而目前正值全球許多主要商品處于供不應求的時候。該公司表示,中國小麥作物面臨高溫壓力,其中包括頭號小麥大省河南。河南小麥產區的土壤水分處于至少12年來的最低水平,而格羅情報的的植被健康指數處于20年來區間范圍的低端。盡管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生產國,但該國也是主要的小麥進口國,因為包括動物飼料在內的需求超過了國內供應。格羅情報的數據顯示,2021年和2022年迄今為止的小麥進口量遠遠超過歷史平均水平。美國農業部近來預計2022/23年度中國將進口950萬噸小麥。
埃及通用商品供應總局(GASC)周一(8月22日)通過私下談判直接購買了24萬噸俄羅斯小麥,貿易商估計CNF價格為每噸368美元,比7月份的最后一次采購價格低8%。埃及供應部部長莫斯利周一表示,自本年度開始以來,埃及GASC已通過招標和直接采購購買了約180萬噸小麥。美國農業部預測埃及將在2022/23年度進口1100萬噸小麥。
自周二舉行的12萬噸小麥進口招標會流標后,約旦貿易部周三又舉行國際招標,尋購12萬噸制粉小麥。投標截止日期是8月30日。
伊拉克國有谷物買家未能通過8月17日結束的招標買入美國小麥。在這次小麥招標中,伊拉克尋購名義5萬噸的美國小麥。
一些韓國面粉廠通過上周五結束的國際招標從CHS買入約5萬噸美國制粉小麥。船期為11月1日至30日,FOB價格從331美元到375美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