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和泰國都是東南亞水果出口大國,皆主打熱帶水果,所種植的諸如榴蓮、山竹、菠蘿蜜等水果品類近年來在國際市場上廣受歡迎。因為地理上的毗鄰以及氣候上的相似,上述兩國的出口品類也極為相近。但是令人頗為驚訝的是,泰國近年來的水果出口量卻遠超越南。在產量方面,泰國無疑處于“弱勢”,一年水果產量約為543萬噸,而越南則在1200萬至1300萬噸之間。但在出口端,泰國2022年的水果出口貿易額預計將達到85.3億美元,而越南則預計不足32億美元。
越南果蔬出口額在2019年達到峰值,為37億美元,甚至超過了同期大米的出口額。接下來的兩年里,該數字有所下降,2020年為32.6億美元,2021年則為35.5億美元。而在同一時間,泰國的果蔬出口則穩步上升,從2019年的37.6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超42億美元,再到2021年的53億美元。對于市場份額被泰國逐漸蠶食,越南果蔬產業從業者倍感壓力,開始思考背后的緣由以及未來的應對之策。
據悉,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正針對這一趨勢進行調研并制定新政策以重振該國的果蔬出口實力。
目前,越南向包括中國在內的60個國家h出口水果。過去三年時間里,中國嚴格的防疫政策對越南果蔬貿易造成重大影響。越南不得不將更多目光投向其它海外市場,對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出口顯著增長。然而,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水果進口國,也是越南最為重要的出口市場之一。截至目前,已有11種越南水果正式準入中國市場,包括芒果、火龍果、香蕉、龍眼、荔枝、西瓜、紅毛丹、菠蘿蜜、山竹、百香果和榴蓮。
水果營銷和品牌
眾所周知,中國消費者會根據品牌來選擇商品。比如,中國市場對泰國和馬來西亞的榴蓮更為熟悉。對于最近方才獲得準入資格的越南榴蓮來說,建立自己的品牌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業內專家諫言越南應在中國設立貿易促進機構,以幫助本國農產品的品牌化建設。
誠信經營
中國已不再是一個容易進入的市場。早在多年前,中國便開始對進口水果實施高標準管理。例如,2018年,中國海關當局將植物檢疫證書上顯示種植區和包裝設施代碼作為出口的必要條件之一。據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透露,經過四年的評估和審查,越南榴蓮才正式被允許進入中國市場。今年該部門對部分企業嚴厲警告,稱2020年涉及越南芒果的類似案例不得重演。當時,越南芒果企業違規使用錯誤代碼以實現出口被中國方面查獲。榴蓮出口應吸取相關經驗教訓,嚴格執行中國方面的要求。此外,越南官員也強調了保證出口活動長期透明的重要性。
市場研究和商業教育
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部長黎明歡表示,許多越南水果生產商對市場趨勢缺乏了解,在不了解市場真正需求的情況下被動出售自己的產品。他將越南和泰國的水果經銷商進行類比:北京的批發市場早上開門營業時,泰國貿易商往往能夠快速掌握價格并高效推銷產品,而越南的貿易商則由于對產品價格和市場需求沒有清晰的認識,行動起來總是慢半拍。
黎部長還指出,泰國在市場研究和開發方面進行了大量的投資,許多泰國大學和研究機構更是著眼于長期戰略。 在他看來,越南也應該著手組建自己的智囊團以確定未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發展目標。
此外,越南還需搭建一種生產者之間緊密相連并可獲得最新市場情報的新農業模式,提高水果企業的競爭力應成為農業產業的核心目標之一。
除上述舉措外,升級生產技術也應獲得重視。越南目前的采后設備只能將榴蓮儲存三至四天,這限制了運輸選擇,從而將具有成本優勢的海運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