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薄遼省人民委員會舉行2023年薄遼省蝦類出口專題會議,旨在對該省近期的蝦類出口情況作出評估,并提出各項建議和解決方案,以加大今后的蝦類出口加工力度。
薄遼省人民委員會主席范文韶在會上致開幕詞時表示,目前,該省共有3個主要出口商品類:蝦類、大米和食用鹽。其中,蝦類出口額最高,占全省出口總額的95%以上。薄遼省力爭實現至2023年底蝦類出口額超過10億美元,至2025年達13億美元,至2030年達17億美元等目標。
2023年前9月,該省出口總額突破6.76億美元,同比增長7.19%。其中,冷凍蝦類出口額約達6.59億美元,同比增長7.22%。出口商品和水產品出口量約達近6600萬噸,同比增長7.81%。
目前,全省共有48家采用現代設備生產線、年均產量為29.4萬噸的出口水產品加工廠。經過加工的蝦類產品達到了美國、日本、歐洲、中國、韓國等苛刻市場和世界上其他許多市場的標準。
工貿部貿易促進局局長武伯富表示,越南水產品已出口到1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2年水產品出口額首次達110億美元。其中,蝦類是越南銷往美國、日本、中國、歐盟、韓國等重要市場的主要水產品。2022年,蝦類出口額達43億美元,同比增長11%,創下歷史紀錄。
武伯富先生表示,在今后一段時間,貿易促進局將繼續與各地方、協會和企業并肩同行,共同實現將水產品發展成為具有規模大和產量高,具有信譽度和深廣參與全球供應鏈的經濟產業的目標。與此同時,著力提高水產品產業的競爭力,深廣融入國際社會,朝著循環經濟、高產品、高質量、具有附加值和有效性的方向發展。
越南水產品加工與出口協會秘書長張廷霍認為,在今后,為了加大對歐盟市場的蝦類出口力度,須推進有機、可持續產品的生產;采用適合的銷售和支付方式;充分利用由《越南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帶來的優勢,以提高競爭力。
薄遼省人民委員會主席范文韶在會議上致閉幕式強調,該省將努力把各項指導意見落到實處,以盡早將薄遼省發展成為蝦類工業產業中心并實現2023年出口額達10億美元的目標。從而增進該省在該地區及全國范圍內的吸引力和優勢。(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