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
這句話用在疫情下的世界
可能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在充滿不確定的今天,你是否還如昨天堅定
意氣風發,一往無前
2021的中國焙烤行業又經歷了幾番風雨彩虹
明日是否更加鏗鏘有力
且看Bakery China 年度十大關鍵詞盤點
一起且看且行
1. “錢”途
——資本力 近年來,焙烤行業一躍成為資本眼中當之無愧的寵兒,從單品制勝的“軒媽”蛋黃酥的億元融資,到1年完成5輪融資,最近火爆京城并且一品難求的墨茉點心局。在資本的助力下,更多的產業資源、消費市場資源、人才資源以及媒體資源的流入中國焙烤行業并留存為行業長遠發展積蓄勢能。在此期間,無論是保持初心厚積薄發的現存品牌,還是跨界先發制人的新興品牌,近年來,我們都看到了漲勢喜人的焙烤業整體面。據艾媒咨詢統計,截至2021年10月14日,中國焙烤行業共發生26起投融資事件,總金額高達61.4億元。
敢問路在何方? 今天,“錢”、“勢”在手的焙烤行業,該往哪里走?去向何處?相信,這不僅是焙烤資深玩家的心中疑問,也是焙烤新人的焦慮。資深玩家擔心新手亂拳打死老師傅,新手擔心資深玩家套路深。 路在腳下 由中焙糖協和Bakery China在今年4月27-29日舉辦的第23屆中國國際焙烤展,和11月1-2日舉辦的第9屆中國焙烤行業發展高峰論壇期間,分別舉辦了第1屆和第2屆中國焙烤行業投融資論壇。論壇邀請了IDG資本、弘章資本、頭頭是道、三萬資本、零一創投、海通證券研究所的創始人/高管出席分享了投資人眼中的焙烤機會,同時也受到了來自高瓴、紅杉、天圖、番茄資本、中國平安投資、復星、光大證券、國泰君安證券、中歐基金、同程資本等更廣泛投融資機構的關注。 中國焙烤行業當前面對的市場現狀是前所未有的,堅守初心從實踐中趟出適應時代發展的行業之路。我們相信,在資本的助力下,無疑將推動行業未來螺旋式上升。 有多少新品牌將破土新生? 又有多少傳統品牌破繭重生? 且行且看—— 2. 焙烤新國潮
——文化力 關于“國潮”火熱的最廣泛的認識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國力日漸強盛,深種在每一位中華兒女心中的民族自豪和自信日益外化顯現,尤其表現在新生代消費群體當中。當然這是大勢所趨,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階段,尤其是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國而言。不過著眼于疫情讓國際聯動部分受阻的情況下,國貨和國潮崛起似乎也成為了一種必然。 國之潮流轟隆隆滾滾而來。國潮之于焙烤更像是為行業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各類國風焙烤潮店遍地開花。傳統品牌如廣州酒家、五芳齋、杏花樓、稻香村、義利等老樹開新花,還有新生代品牌如墨茉點心局、虎頭局、瀘溪河、詹記、南宋胡記、軒媽、廣蓮申等品牌從南到北,一路走來,敲擊著消費者的國潮消費心智。 “焙烤新國潮”一詞在2019年由Bakery China提出后,攜手行業品牌,通過各類線上線下活動踐行焙烤新國潮之勢。2021年,在Bakery China 展會期間特別開設的“焙烤新國潮”打卡之旅,還有Bakery China Talk 焙烤新國潮主題論壇,涵蓋粽子、月餅、年禮等諸多傳統節令焙烤產品。活動獲得了行業線上線下的廣泛支持和參與。未來,Bakery China還將繼續與行業同仁一起深入踐行焙烤新國潮,讓國貨崛起并走出去。 3. 全渠道、全場景、全鏈路
——滲透力 中國可以說是全球互聯網經濟最普及的大國市場之一。經過多年互聯網洗禮改革的各行業經濟,把以前的單一或者多條消費鏈路打碎重組,只要有一個消費窗口或者消費點,就能衍生發散成為一個消費小生態,因此形成了當下“全渠道、全場景、全鏈路”的營銷思路。 全渠道,意味著線上和線下營銷渠道的充分融合,并且能實時響應客戶的需求。 中國焙烤行業是相對傳統的行業,線上普及率較低。多年來通過Bakery China Talk,Bakery China Summit和Bakery China Talk Online等線上線下活動,攜手阿里、天貓、淘寶、京東、美團點評、抖音、快手、拼多多、有贊、客如云等互聯網平臺和工具,發布關于如何高效獲取公域流量,累積私域流量的相關報告,積極向行業傳輸線上玩兒法,為品牌在未來的市場發展和競爭中,提前修筑效率和流量護城河。 全場景,是全渠道所帶來的用戶生活全場景,圍繞用戶一天24小時全天候的服務響應。 焙烤產品是極具場景屬性的產品,可以穿插在消費者一天24小時任何時段。從一日三餐的覆蓋到早午餐、下午茶、休閑零食的擴展都能匹配對應的焙烤產品,另外還有一年中的特定節令。除了主食消費、休閑消費的屬性之外,焙烤還兼具家庭互動和社交屬性。最近火爆出圈兒的野餐場景和焙烤也是天然自帶CP感! 不管是在家和不在家的消費場景,消費者對產品都表現出了短頻快的消費需求。為了滿足以上需求,在焙烤產品類別中冷凍半成品的發展極其搶眼。冷凍半成品不僅降低了家庭烘焙的門檻,只要擁有一臺烤箱就能在家烘焙;同時也平衡了效率和品質的矛盾,為出現全國性的焙烤品牌提供了條件。 Bakery China作為服務焙烤全產業鏈供應鏈的專業展覽會,尤其看到了冷凍半成品的急速發展。2022年4月26-29日在上海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第24屆中國國際焙烤展期間,將有本土和海外優質的冷凍半成品廠家現場展示,如:Europastry(西班牙), Aryzta(瑞士),Vandemortel(荷蘭), Bridor(法國),Delifrance(法國),Soufflet(法國),Ajinomoto(日本), 奧昆,立高,高貝,南僑,中糧,益海嘉里(新加坡),星可頌,元寶、新蘭等。 全鏈路,是覆蓋用戶購物的全鏈條,在多個觸點讓商家和消費者連接。 傳統焙烤消費主要集中在線下門店,包括繁華商業區的轉角旺鋪,還有服務周邊生活半徑的社區門店。但是在互聯網經濟發達的今天,焙烤產品如何在覆蓋線下消費鏈條的情況下,完成線上消費鏈條從“種草”到“拔草”,從“上車”到“下車”的補充?甚至是線上線下消費鏈條的錯綜交互?我們相信,全鏈路的打通,必將為焙烤企業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未來的行業競爭,將不僅限于企業和品牌的硬實力比拼,還有軟實力的較量。 在Bakery China系列展會期間,不僅可以看到關于全渠道、全場景、全鏈路的思考,同時也能為全渠道、全場景、全鏈路的滲透發展提供穩健的全產業鏈供應鏈。 4. 人才強國
——專業力 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技能人才發展,并形成了一系列全面而深刻的論述,為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和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價值指引、目標要求和路徑遵循。并在“十四五”期間首次提出“建設技能中國”的任務,旨在為國家和行業甄選和培養更多專業技能人才,支持行業和企業穩健發展。不僅培養國家的技能人才,還要培養具有世界眼光、融入世界技能舞臺的當代新型技能人才,構建新發展格局,呼喚技術技能型人才。 焙烤行業是技術導向型行業,隨著時代的發展,行業更需要高質量的焙烤匠人和更廣泛的焙烤技能培訓。歷年來,由中焙糖協組織籌辦的焙烤行業國家技能賽事為行業甄選和儲備了大批優秀人才。近年來,中焙糖協和Bakery China也秉承讓中國匠人“走出去”的精神,積極與國際優秀賽事平臺合作,為中國焙烤匠人提供機會站在世界的舞臺上比拼專業技能,并先后舉辦了世界面包大師賽中國區選拔賽、世界青年烘焙師大賽中國區選拔賽、世界西點世界杯-中國甜點錦標賽、世界巧克力大師賽中國區選拔賽等賽事。 除了組織專業賽事外,中焙糖協也在今年3月26日成立了中焙糖協職業技能工作委員會以更好、更細致、更系統化地引導和引領行業職業技能發展和籌辦相關技能培訓和專業賽事。并且自8月以來,該技能工作委員會積極組織行業從業人員在多地進行行業職業能力等級考試,為行業打造高素質的現代化技能人才儲備。 2022年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也將首次在中國上海舉辦,讓我們共同期待中國焙烤匠人們的優秀表現。 5. 焙烤+
——融合力 產業融合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也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新選擇,并逐漸成為產業發展的“增效器”。尤其在近年來,產業邊界越來越模糊,跨界融合甚至成為市場營銷的強有力手段。在焙烤行業中,跨界出圈兒的實例比比皆是。好利來聯名品牌橫跨吃穿住用行,包括喜茶、超級植物公司、橘朵、小馬寶莉、Rio、哈根達斯、川寧、奧利奧、樂樂茶、Kitkat、Linefriends、泡泡瑪特等當紅炸子雞。除了品牌聯名,還有跨界食材的驚喜碰撞,尤其以椰子、葡萄、檸檬等超級食材IP的跨界最甚,一度成為排隊現象級單品。 除了品牌和產品的跨界之外,當然還有人的跨界。比如墨茉點心局創始人從文娛產業跨界到焙烤,又如軒媽創始人從投融資行業跨界到焙烤……兩位創始人都實現了跨界后的完美轉身。 在11月1-2日的Bakery China Summit期間,兩位創始人都分別以自身的品牌成長路徑分享了能夠成功跨界的背后緣由。 “焙烤+”一直以來都是Bakery China重點關注的行業擴增機會。在2015年重點提出了焙烤+咖啡、輕食、冰淇淋、休閑成品等行業發展趨勢后,積極引導焙烤+的跨界融合,互補多贏。多年來,除了在Bakery China系列展會上的專業分區引導之外,還在由中焙糖協和Bakery China主辦的各類線上線上活動上,與跨界品牌共同探討“焙烤+”的機會和出路。 2022年更是升級了“焙烤+”戰略,在第24屆中國國際焙烤展期間,將同期同地舉辦“第7屆中國咖啡與茶飲展”和“第6屆中國高端食品與休閑零食展”。 6. 細分賽道
——專注力 市場上流行著一句話“每個消費品類都值得被重做一遍”,但是你所在的品類是否重做就能成功?在物質產品爆炸的今天,想要完成“突破式創新”,從0到1,無疑是費時費力甚至是有創新門檻的。但是創新是否就必須是從0到1?有時候可能不注意就會陷入從0到1的創新陷阱或者窘境中。 其實,在全渠道、全場景和全鏈條的發展趨勢下,反而創新的機會和可能更多。抓住行業中的某一個/類單品做到極致。比如累計賣出超過3億枚的軒媽蛋黃酥,以銅鑼燒為切入點并著眼更廣闊的烘焙市場的澤田本家,年銷3億元的月楓堂的可頌,以及專注吐司單品的爸爸糖等,這些品牌在自己的細分產品賽道上也都表現極其突出。在焙烤新國潮這條賽道上氣質拿捏得死死的品牌,像從長沙走出來的墨茉點心局、虎頭局,從南京走出來的瀘溪河,以及從合肥走出來的詹記,在國潮焙烤產品上具有極高呼聲。 當然在大賽道中選對小賽道去切入發展,聚焦一款產品、搶占一個品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對行業、市場和消費者有深入獨到的洞察,還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付諸行動,快速搶占賽道,收獲品牌和產品信眾。 7. 行業“內”卷
——革新力 “內卷”必然是今年各行各業的熱搜詞之一,焙烤行業也不例外,尤其是資本添柴加火的2021,行業“卷”得更快,眾多傳統玩家也被迫加入內卷。讓行業倍感壓力,時刻警醒從業者升級迭代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焙烤行業目前就處在一代企業家已進入或正在進入二代或新生代管理團隊接力的迭代進程中。像二代接班的好利來,一頓操作猛如虎:連開好利來Pink, 好利來Lab,好利來武漢Market和成都店。在2021年由中焙糖協和Bakery China主辦的第1屆和第2屆“中國焙烤行業青年企業家論壇”就探討了關于一代交班、二代上場的管理層迭代。在分享中,我們也了解到青年二代們正在以新世代視角帶領企業向前發展,并且青出于藍勝于藍。由傳統焙烤供應鏈企業恒華二代接班發展的“南宋胡記”,是供應鏈企業下場2C消費者的一個實例,而且該品牌在2-3年間就完成了新品牌2個億的“小目標”,還將未來劍指全國市場。期待南宋胡記未來的發展。 企業代際的傳承和迭代必然為企業輸入新的思路和打法。南宋胡記就走了和父輩不同的路徑,從品牌故事和定位,到線上營銷思路,都體現了時代品牌的年輕基因。 我們期待內卷之下,能夠卷出更多優秀的行業人和品牌從上一輩來,到新一輩去。 8. 數字化改造
——數字力 數字化轉型是當代企業革新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各生產要素和環節的數字化能夠極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生產和管理效率,減少和避免中間環節失誤,并能最終指導企業經營管理,形成企業發展內循環。 焙烤行業相對其他消費品類,數字化起步較晚,普及度較低。據阿里巴巴數據顯示,2020年阿里系線上月餅銷售總量僅占全國生產總量的10%左右。傳統焙烤企業數字化建設依然任重而道遠。 相較于傳統企業,部分新興焙烤品牌原生攜帶數字化基因,一切從數字化出發和思考,一路急速向前突飛猛進,給行業帶來了短期震蕩和波動,另外也再度刷新和提高了傳統焙烤企業對數字化的重視和實踐。 2022第24屆中國國際焙烤展期間,中焙糖協和Bakery China將繼續著眼行業大數據、數字化基建、新零售等方面攜手天貓、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美團、餓了么、有贊、客如云、微盟等互聯網平臺/品牌企業籌備中國焙烤行業電商大會、中國焙烤行業互聯網創業品牌大會等活動,助推行業觸網穩扎穩打,提高行業數字化建設水平。 9. “叛逆”的年輕人
——青年力 是年輕人“叛逆”?還是品牌out了? 總能聽到企業們抱怨:越來越看不懂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陰晴不定,讓人捉摸不透,好像一直處在青春叛逆期,你給的永遠不是他們想要的,太難帶!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但是節奏帶不動的時候,企業有認真想過年輕人跟的是什么?要得是什么嗎? 中國不乏百年老字號,老字號創新的路上也走了不少彎路,尤其是在對消費者的洞察。那些開始中式年輕消費者喜好、尊重年輕消費者消費習慣并適應的老字號,因此也開始煥發生機,仿佛一夜回春,像北京的百年義利、上海的杏花樓、廣州的陶陶居、天津的百年祥禾餑餑鋪等,都是倍受年輕消費者追捧的老字號!而且,在今年祥禾餑餑鋪也完成了和資本的結姻,完成過億元首輪融資! 在這批年輕人中,千禧代和Z世代是絕對的主力軍。他們是互聯網原住民,生長在物質豐富的年代,他們追求個性和身份認同,追求體驗和刺激;懶人效應、朋克養生、躺平等都是年輕人追求的生活方式。 多份行業數據報告均體現了千禧一代和Z時代的強大消費潛力。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烘焙消費者中,22-40歲用戶占比78%;據歐睿數據顯示,烘焙消費者中18-29歲消費者占比30%,30-35歲消費者占比37%;據美團數據顯示,烘焙消費者中25-35歲消費者占比超50%。 10. 穩
——硬實力 2021年,新冠疫情并未離人類遠去,世界經濟依然處于緩慢流通甚至短暫停滯的狀態。中國依然是全球防疫抗疫的優等生,在經濟表現上,以內外經濟雙循環政策為指引,更側重本地需求的開發和升級。據估計,中國國家GDP有望達到8.5%的增速,優于全球主要經濟體。 在2021年,Bakery China也不負眾望與全行業同仁春暖花開,喜樂相逢。各項數據均逆勢上揚,展會以全館22萬平方米展示面積,強勢回歸;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2206家企業參展;累計332363人次到場參觀,較上年增長18%。 時光流轉,Bakery China有你在,真好! 2022年Bakery China繼續與全行業同仁一起守住行業基本盤,穩舵向前。
——資本力 近年來,焙烤行業一躍成為資本眼中當之無愧的寵兒,從單品制勝的“軒媽”蛋黃酥的億元融資,到1年完成5輪融資,最近火爆京城并且一品難求的墨茉點心局。在資本的助力下,更多的產業資源、消費市場資源、人才資源以及媒體資源的流入中國焙烤行業并留存為行業長遠發展積蓄勢能。在此期間,無論是保持初心厚積薄發的現存品牌,還是跨界先發制人的新興品牌,近年來,我們都看到了漲勢喜人的焙烤業整體面。據艾媒咨詢統計,截至2021年10月14日,中國焙烤行業共發生26起投融資事件,總金額高達61.4億元。
敢問路在何方? 今天,“錢”、“勢”在手的焙烤行業,該往哪里走?去向何處?相信,這不僅是焙烤資深玩家的心中疑問,也是焙烤新人的焦慮。資深玩家擔心新手亂拳打死老師傅,新手擔心資深玩家套路深。 路在腳下 由中焙糖協和Bakery China在今年4月27-29日舉辦的第23屆中國國際焙烤展,和11月1-2日舉辦的第9屆中國焙烤行業發展高峰論壇期間,分別舉辦了第1屆和第2屆中國焙烤行業投融資論壇。論壇邀請了IDG資本、弘章資本、頭頭是道、三萬資本、零一創投、海通證券研究所的創始人/高管出席分享了投資人眼中的焙烤機會,同時也受到了來自高瓴、紅杉、天圖、番茄資本、中國平安投資、復星、光大證券、國泰君安證券、中歐基金、同程資本等更廣泛投融資機構的關注。 中國焙烤行業當前面對的市場現狀是前所未有的,堅守初心從實踐中趟出適應時代發展的行業之路。我們相信,在資本的助力下,無疑將推動行業未來螺旋式上升。 有多少新品牌將破土新生? 又有多少傳統品牌破繭重生? 且行且看—— 2. 焙烤新國潮
——文化力 關于“國潮”火熱的最廣泛的認識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國力日漸強盛,深種在每一位中華兒女心中的民族自豪和自信日益外化顯現,尤其表現在新生代消費群體當中。當然這是大勢所趨,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階段,尤其是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國而言。不過著眼于疫情讓國際聯動部分受阻的情況下,國貨和國潮崛起似乎也成為了一種必然。 國之潮流轟隆隆滾滾而來。國潮之于焙烤更像是為行業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各類國風焙烤潮店遍地開花。傳統品牌如廣州酒家、五芳齋、杏花樓、稻香村、義利等老樹開新花,還有新生代品牌如墨茉點心局、虎頭局、瀘溪河、詹記、南宋胡記、軒媽、廣蓮申等品牌從南到北,一路走來,敲擊著消費者的國潮消費心智。 “焙烤新國潮”一詞在2019年由Bakery China提出后,攜手行業品牌,通過各類線上線下活動踐行焙烤新國潮之勢。2021年,在Bakery China 展會期間特別開設的“焙烤新國潮”打卡之旅,還有Bakery China Talk 焙烤新國潮主題論壇,涵蓋粽子、月餅、年禮等諸多傳統節令焙烤產品。活動獲得了行業線上線下的廣泛支持和參與。未來,Bakery China還將繼續與行業同仁一起深入踐行焙烤新國潮,讓國貨崛起并走出去。 3. 全渠道、全場景、全鏈路
——滲透力 中國可以說是全球互聯網經濟最普及的大國市場之一。經過多年互聯網洗禮改革的各行業經濟,把以前的單一或者多條消費鏈路打碎重組,只要有一個消費窗口或者消費點,就能衍生發散成為一個消費小生態,因此形成了當下“全渠道、全場景、全鏈路”的營銷思路。 全渠道,意味著線上和線下營銷渠道的充分融合,并且能實時響應客戶的需求。 中國焙烤行業是相對傳統的行業,線上普及率較低。多年來通過Bakery China Talk,Bakery China Summit和Bakery China Talk Online等線上線下活動,攜手阿里、天貓、淘寶、京東、美團點評、抖音、快手、拼多多、有贊、客如云等互聯網平臺和工具,發布關于如何高效獲取公域流量,累積私域流量的相關報告,積極向行業傳輸線上玩兒法,為品牌在未來的市場發展和競爭中,提前修筑效率和流量護城河。 全場景,是全渠道所帶來的用戶生活全場景,圍繞用戶一天24小時全天候的服務響應。 焙烤產品是極具場景屬性的產品,可以穿插在消費者一天24小時任何時段。從一日三餐的覆蓋到早午餐、下午茶、休閑零食的擴展都能匹配對應的焙烤產品,另外還有一年中的特定節令。除了主食消費、休閑消費的屬性之外,焙烤還兼具家庭互動和社交屬性。最近火爆出圈兒的野餐場景和焙烤也是天然自帶CP感! 不管是在家和不在家的消費場景,消費者對產品都表現出了短頻快的消費需求。為了滿足以上需求,在焙烤產品類別中冷凍半成品的發展極其搶眼。冷凍半成品不僅降低了家庭烘焙的門檻,只要擁有一臺烤箱就能在家烘焙;同時也平衡了效率和品質的矛盾,為出現全國性的焙烤品牌提供了條件。 Bakery China作為服務焙烤全產業鏈供應鏈的專業展覽會,尤其看到了冷凍半成品的急速發展。2022年4月26-29日在上海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第24屆中國國際焙烤展期間,將有本土和海外優質的冷凍半成品廠家現場展示,如:Europastry(西班牙), Aryzta(瑞士),Vandemortel(荷蘭), Bridor(法國),Delifrance(法國),Soufflet(法國),Ajinomoto(日本), 奧昆,立高,高貝,南僑,中糧,益海嘉里(新加坡),星可頌,元寶、新蘭等。 全鏈路,是覆蓋用戶購物的全鏈條,在多個觸點讓商家和消費者連接。 傳統焙烤消費主要集中在線下門店,包括繁華商業區的轉角旺鋪,還有服務周邊生活半徑的社區門店。但是在互聯網經濟發達的今天,焙烤產品如何在覆蓋線下消費鏈條的情況下,完成線上消費鏈條從“種草”到“拔草”,從“上車”到“下車”的補充?甚至是線上線下消費鏈條的錯綜交互?我們相信,全鏈路的打通,必將為焙烤企業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未來的行業競爭,將不僅限于企業和品牌的硬實力比拼,還有軟實力的較量。 在Bakery China系列展會期間,不僅可以看到關于全渠道、全場景、全鏈路的思考,同時也能為全渠道、全場景、全鏈路的滲透發展提供穩健的全產業鏈供應鏈。 4. 人才強國
——專業力 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技能人才發展,并形成了一系列全面而深刻的論述,為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和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價值指引、目標要求和路徑遵循。并在“十四五”期間首次提出“建設技能中國”的任務,旨在為國家和行業甄選和培養更多專業技能人才,支持行業和企業穩健發展。不僅培養國家的技能人才,還要培養具有世界眼光、融入世界技能舞臺的當代新型技能人才,構建新發展格局,呼喚技術技能型人才。 焙烤行業是技術導向型行業,隨著時代的發展,行業更需要高質量的焙烤匠人和更廣泛的焙烤技能培訓。歷年來,由中焙糖協組織籌辦的焙烤行業國家技能賽事為行業甄選和儲備了大批優秀人才。近年來,中焙糖協和Bakery China也秉承讓中國匠人“走出去”的精神,積極與國際優秀賽事平臺合作,為中國焙烤匠人提供機會站在世界的舞臺上比拼專業技能,并先后舉辦了世界面包大師賽中國區選拔賽、世界青年烘焙師大賽中國區選拔賽、世界西點世界杯-中國甜點錦標賽、世界巧克力大師賽中國區選拔賽等賽事。 除了組織專業賽事外,中焙糖協也在今年3月26日成立了中焙糖協職業技能工作委員會以更好、更細致、更系統化地引導和引領行業職業技能發展和籌辦相關技能培訓和專業賽事。并且自8月以來,該技能工作委員會積極組織行業從業人員在多地進行行業職業能力等級考試,為行業打造高素質的現代化技能人才儲備。 2022年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也將首次在中國上海舉辦,讓我們共同期待中國焙烤匠人們的優秀表現。 5. 焙烤+
——融合力 產業融合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也是推動產業發展的新選擇,并逐漸成為產業發展的“增效器”。尤其在近年來,產業邊界越來越模糊,跨界融合甚至成為市場營銷的強有力手段。在焙烤行業中,跨界出圈兒的實例比比皆是。好利來聯名品牌橫跨吃穿住用行,包括喜茶、超級植物公司、橘朵、小馬寶莉、Rio、哈根達斯、川寧、奧利奧、樂樂茶、Kitkat、Linefriends、泡泡瑪特等當紅炸子雞。除了品牌聯名,還有跨界食材的驚喜碰撞,尤其以椰子、葡萄、檸檬等超級食材IP的跨界最甚,一度成為排隊現象級單品。 除了品牌和產品的跨界之外,當然還有人的跨界。比如墨茉點心局創始人從文娛產業跨界到焙烤,又如軒媽創始人從投融資行業跨界到焙烤……兩位創始人都實現了跨界后的完美轉身。 在11月1-2日的Bakery China Summit期間,兩位創始人都分別以自身的品牌成長路徑分享了能夠成功跨界的背后緣由。 “焙烤+”一直以來都是Bakery China重點關注的行業擴增機會。在2015年重點提出了焙烤+咖啡、輕食、冰淇淋、休閑成品等行業發展趨勢后,積極引導焙烤+的跨界融合,互補多贏。多年來,除了在Bakery China系列展會上的專業分區引導之外,還在由中焙糖協和Bakery China主辦的各類線上線上活動上,與跨界品牌共同探討“焙烤+”的機會和出路。 2022年更是升級了“焙烤+”戰略,在第24屆中國國際焙烤展期間,將同期同地舉辦“第7屆中國咖啡與茶飲展”和“第6屆中國高端食品與休閑零食展”。 6. 細分賽道
——專注力 市場上流行著一句話“每個消費品類都值得被重做一遍”,但是你所在的品類是否重做就能成功?在物質產品爆炸的今天,想要完成“突破式創新”,從0到1,無疑是費時費力甚至是有創新門檻的。但是創新是否就必須是從0到1?有時候可能不注意就會陷入從0到1的創新陷阱或者窘境中。 其實,在全渠道、全場景和全鏈條的發展趨勢下,反而創新的機會和可能更多。抓住行業中的某一個/類單品做到極致。比如累計賣出超過3億枚的軒媽蛋黃酥,以銅鑼燒為切入點并著眼更廣闊的烘焙市場的澤田本家,年銷3億元的月楓堂的可頌,以及專注吐司單品的爸爸糖等,這些品牌在自己的細分產品賽道上也都表現極其突出。在焙烤新國潮這條賽道上氣質拿捏得死死的品牌,像從長沙走出來的墨茉點心局、虎頭局,從南京走出來的瀘溪河,以及從合肥走出來的詹記,在國潮焙烤產品上具有極高呼聲。 當然在大賽道中選對小賽道去切入發展,聚焦一款產品、搶占一個品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對行業、市場和消費者有深入獨到的洞察,還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付諸行動,快速搶占賽道,收獲品牌和產品信眾。 7. 行業“內”卷
——革新力 “內卷”必然是今年各行各業的熱搜詞之一,焙烤行業也不例外,尤其是資本添柴加火的2021,行業“卷”得更快,眾多傳統玩家也被迫加入內卷。讓行業倍感壓力,時刻警醒從業者升級迭代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焙烤行業目前就處在一代企業家已進入或正在進入二代或新生代管理團隊接力的迭代進程中。像二代接班的好利來,一頓操作猛如虎:連開好利來Pink, 好利來Lab,好利來武漢Market和成都店。在2021年由中焙糖協和Bakery China主辦的第1屆和第2屆“中國焙烤行業青年企業家論壇”就探討了關于一代交班、二代上場的管理層迭代。在分享中,我們也了解到青年二代們正在以新世代視角帶領企業向前發展,并且青出于藍勝于藍。由傳統焙烤供應鏈企業恒華二代接班發展的“南宋胡記”,是供應鏈企業下場2C消費者的一個實例,而且該品牌在2-3年間就完成了新品牌2個億的“小目標”,還將未來劍指全國市場。期待南宋胡記未來的發展。 企業代際的傳承和迭代必然為企業輸入新的思路和打法。南宋胡記就走了和父輩不同的路徑,從品牌故事和定位,到線上營銷思路,都體現了時代品牌的年輕基因。 我們期待內卷之下,能夠卷出更多優秀的行業人和品牌從上一輩來,到新一輩去。 8. 數字化改造
——數字力 數字化轉型是當代企業革新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之一。各生產要素和環節的數字化能夠極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生產和管理效率,減少和避免中間環節失誤,并能最終指導企業經營管理,形成企業發展內循環。 焙烤行業相對其他消費品類,數字化起步較晚,普及度較低。據阿里巴巴數據顯示,2020年阿里系線上月餅銷售總量僅占全國生產總量的10%左右。傳統焙烤企業數字化建設依然任重而道遠。 相較于傳統企業,部分新興焙烤品牌原生攜帶數字化基因,一切從數字化出發和思考,一路急速向前突飛猛進,給行業帶來了短期震蕩和波動,另外也再度刷新和提高了傳統焙烤企業對數字化的重視和實踐。 2022第24屆中國國際焙烤展期間,中焙糖協和Bakery China將繼續著眼行業大數據、數字化基建、新零售等方面攜手天貓、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美團、餓了么、有贊、客如云、微盟等互聯網平臺/品牌企業籌備中國焙烤行業電商大會、中國焙烤行業互聯網創業品牌大會等活動,助推行業觸網穩扎穩打,提高行業數字化建設水平。 9. “叛逆”的年輕人
——青年力 是年輕人“叛逆”?還是品牌out了? 總能聽到企業們抱怨:越來越看不懂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他們在想什么,陰晴不定,讓人捉摸不透,好像一直處在青春叛逆期,你給的永遠不是他們想要的,太難帶!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但是節奏帶不動的時候,企業有認真想過年輕人跟的是什么?要得是什么嗎? 中國不乏百年老字號,老字號創新的路上也走了不少彎路,尤其是在對消費者的洞察。那些開始中式年輕消費者喜好、尊重年輕消費者消費習慣并適應的老字號,因此也開始煥發生機,仿佛一夜回春,像北京的百年義利、上海的杏花樓、廣州的陶陶居、天津的百年祥禾餑餑鋪等,都是倍受年輕消費者追捧的老字號!而且,在今年祥禾餑餑鋪也完成了和資本的結姻,完成過億元首輪融資! 在這批年輕人中,千禧代和Z世代是絕對的主力軍。他們是互聯網原住民,生長在物質豐富的年代,他們追求個性和身份認同,追求體驗和刺激;懶人效應、朋克養生、躺平等都是年輕人追求的生活方式。 多份行業數據報告均體現了千禧一代和Z時代的強大消費潛力。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烘焙消費者中,22-40歲用戶占比78%;據歐睿數據顯示,烘焙消費者中18-29歲消費者占比30%,30-35歲消費者占比37%;據美團數據顯示,烘焙消費者中25-35歲消費者占比超50%。 10. 穩
——硬實力 2021年,新冠疫情并未離人類遠去,世界經濟依然處于緩慢流通甚至短暫停滯的狀態。中國依然是全球防疫抗疫的優等生,在經濟表現上,以內外經濟雙循環政策為指引,更側重本地需求的開發和升級。據估計,中國國家GDP有望達到8.5%的增速,優于全球主要經濟體。 在2021年,Bakery China也不負眾望與全行業同仁春暖花開,喜樂相逢。各項數據均逆勢上揚,展會以全館22萬平方米展示面積,強勢回歸;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2206家企業參展;累計332363人次到場參觀,較上年增長18%。 時光流轉,Bakery China有你在,真好! 2022年Bakery China繼續與全行業同仁一起守住行業基本盤,穩舵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