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農交會”)于12月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盛大開幕!本屆農交會是我國農業最新技術成果、“名優土特新”農產品的集中展示,是引領后疫情時代三農產業復蘇的重要平臺。
本屆農交會以“暢通循環、對接產銷、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以“促進貿易、展示成果、推動交流”為宗旨,展會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除上海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外全國所有省、直轄市、自治區均有組團參展。共有 1.7萬余企業攜8萬余種展品參展,吸引全國各地專業采購商超2萬人參加。
在本屆農交會中,廣東展團將集中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譜寫的鄉村振興新篇章,全面介紹廣東12221市場體系建設成效。廣東年魚、預制菜、四會蘭花、德慶貢柑等多種農產品將會悉數亮相。還有廣東八朵金花,將亮相微綜藝直播等豐富活動。
在農交會展位上,廣東恒興集團全方位展現著“從塘頭到餐桌”的水產食品產業鏈。
“湛江是金鯧魚之都,依托產業優勢,開發金鯧魚等水產食品業務是恒興的重要發展方向,我們這次集中展示了水產食品研發、養殖、加工、銷售的一體化流程,希望通過農交會去集中展現多年來我們在‘一條魚’上面的成果,同時讓更多的人品嘗到廣東風味。”廣東恒興集團市場部展銷商莫威說。
與挪威三文魚比權量力的湛江金鯧魚,在農交會現場可謂“出盡風頭”。在現場,富貴霸王鯧、菠蘿咕嚕魚、壹品海鮮煲、金湯老壇酸菜魚等50多種年魚預制菜樣品陳列展臺,200多種預制菜品名列展銷名單,琳瑯滿目。據恒興集團展銷商莫威介紹,這些年魚預制菜都是最新品,在農交會上也是首次亮相。“本次農交會上,我們最大的展銷亮點是‘年魚禮盒’,精選來自6種廣東年魚的預制菜與暢銷產品,融入不同口味,加工方式簡單便捷,很適合做節慶禮品盒,歡迎全國的消費者前來品嘗。”莫威介紹說。
在預制菜賽道上,廣東省異軍突起,在“年魚經濟”發展勢態中,豐富了水產品內涵與外延,與傳統習俗相呼應,同時迎合新消費潮流,為預制菜產業帶來新機遇。今年以來,廣東省發布《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大力推進農產品食品化工程,促進預制菜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據統計,全省共有1292家省級及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而預制菜產業鏈的相關企業數量達到545家,占比約42%。欣欣向榮的預制菜產業亮相農交會現場,將進一步引領鄉村產業走向新藍海,擦亮廣東“年魚”的金字招牌。
農交會上,食材的碰撞、風味的交融,掀起了一場“粵式”風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年魚,廣東年魚從湛江、珠海“游”到了四川成都,廣東的“年魚經濟”與“年魚模式”也借此從南粵大地游向全國。
自廣東年魚正式出道后,“年魚”這一新興節慶符號,激活了中國水產業的一池春水。從珠海到湛江,從廣東到全國,以魚為載體的賀年儀式性消費,正傳遞“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帶動產業振興。如今農交會的現場,廣東年魚穿越南北,橫貫東西,邀請全國人民共享來自嶺南獨有的美味“鮮”鋒。
“廣東擁有粵港澳大灣區超大消費市場,以及發達的食品工業和商貿物流業,兼有蜚聲中外的粵菜文化,‘年魚經濟’帶來的‘鯰魚效應’,必將為廣東乃至中國水產業注入新理念,形成新動能。”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年魚經濟”這一包容性大、塑造性強、延伸性廣的發展風口,是小切口促進產業振興的全新舉措,促使著“從塘頭游向餐桌”,帶動地方特色產業出精品,促進產業升級,帶動農民增收,激發鄉村振興的新動能。年魚“12221”市場體系的建設,正逐步引領廣東創建年魚品牌、打造“年魚經濟”,廣東借此農交會平臺將“年魚經濟”先進經驗帶到了現場,帶向全國。
本屆農交會北京展團以助力北京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產品產銷對接、提升農業品牌影響力、宣傳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農業農村發展成就為目標,重點參與了市場化展區。
北京展區位于博覽城7號館711.2A01展位,總面積759平米,按照“1+2”的規劃布局,全部采取特裝形式展出。“1”是以“北京優農”品牌為整體形象的主展區,總面積561平米,包括綜合成就區,系統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北京市農業農村發展的新成就、新成果。
品牌展銷區,組織33家品牌主體開展品牌農產品營銷推介。直播區,以“走播”、“直播”的形式帶動現場參展企業進行產品線上展示推介。精品展區,集中展示農業文化遺產、老字號、皇家貢品等具有北京特色的農產品及文創產品。“2”是由平谷區品牌“平谷大桃”、延慶區品牌“媯水農耕”組成的2個獨立展區,展出面積分別為90平方米、108平方米,是北京展團的副展區,共有14家主體參展,圍繞主展區開展品牌營銷推介活動。除此外,北京市還邀請了12家特大企業參展,位于博覽城3、4號展館,總展出面積約4336平米,其中涉農企業有中糧集團、首農食品集團、先正達、大北農、農信互聯等。
在這次農交會上,河南將設省綜合展區和各省轄市展區,集中展現河南省“豫農優品”的新成績、新發展。其中,省綜合展區將有河南省酸辣粉及產業鏈企業組團參展,呈現河南酸辣粉產業蓬勃發展之勢。
不只是展臺,河南酸辣粉在農交會的亮相,更有專題推介會。12月22日農交會開幕當天,現場將舉辦以“豫農優品 酸辣河南”為主題的河南酸辣粉專題推介會。
為宣傳推介湖南省特色農產品和品牌農產品,推進農業品牌建設,推進市場交流合作,湖南省農業農村廳組織了全省十四個市州的194家企業參展,共計展出2000余種獨具特色的“湘字號”農產品,展品產品涵蓋了米面糧油、果品、蔬菜、豆制品、肉類、禽蛋、茶葉、飲料、蜂產品等地方特色產品。據悉,湖南展區位于西部博覽城9號館,以“農產品‘湘’當好”為主題,展區總面積達6000余平方米,分特裝和標展兩種形式布展,由8個特裝展館和107個標展組成,整體形象統一,著重體現湖南本次參展主題“農產品‘湘’當好”。包括省級區域公用品牌“湘江源”蔬菜、湖南辣椒、安化黑茶及南縣小龍蝦、南縣稻蝦米等公用品牌參展,為湖南組團參加農交會以來組展規模最大的一次,在本屆農交會全國各省份組展面積排名第六。
綏化市作為全國聞名的農業大市,高度重視展會參展和品牌建設工作,市委常委、副市長杜建彬親自帶隊參加展會。
此次展會,綏化市的參展企業有:慶安雙潔天然食品有限公司、黑龍江源升河米業集團有限公司、慶安東禾金谷糧食儲備有限公司、黑龍江省博林鑫農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黑龍江大董黑土地農業有限公司、黑龍江中瑞綠色果蔬實業有限公司、綏化綠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肇東市王老寶糧食種植合作社、黑龍江原野食品有限公司、黑龍江龍海食品有限公司、黑龍江半畝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綏化市嘉禾米業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主要展示綏化市的鮮食玉米、大米、大豆、雜糧雜豆等產品,推介綏化“寒地黑土”區域公用品牌系列優質農產品,滿足全國人民的需求。
在22日展會開幕當天,綏化市人民政府召開了“綏化鮮食玉米”品牌發布會,旨在推介“綏化鮮食玉米”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影響力。
遼寧省169家企業攜近600多種優質特色農產品參展,另邀請重點采購商89家。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張奎男,總經濟師于靖媛及各市縣農業農村部門負責同志及參展企業代表、采購商代表300多人參加了農交會。
“農交會”期間,還組織開展農業品牌營銷推介,強化數字賦能和產銷對接,推動農產品交流合作和貿易洽談。我省在博覽城的展區面積約1842平米,其中省農業品牌展區900平方米。設立糧油、果蔬、畜牧、水產等優質特色農產品展位以及現場直播間、推介區和品鑒區,集中宣傳推介遼米、遼菜、遼果、遼畜、遼鮮、遼花、遼藥等“遼字號”品牌;設立數字農業、產業集群、產業強鎮、產業園區、種業、第一書記、遼寧“七品”(地理標
22日下午,在博覽城7號館推介中心舉辦遼寧優質特色農產品西南地區(成都)推介會(以下簡稱“推介會”),重點宣傳推介遼米、遼菜、遼果、遼畜、遼鮮、遼花、遼藥等“遼字號”品牌。來自全國各地90多家采購商代表應邀參加了推介會,推介會成果豐碩,完成了8億多元的合同意向簽約。
陜西省精心組織省內12市區80多家企業組團參展,參展產品6大類近300種。記者從陜西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陜西展區面積為1860平方米,分設“陜農優品”糧油、乳制品、水果、茶葉、食用菌、中藥材6個專題展區、1個洽談推介區、1個品牌直播間,參展企業以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為主。
借助第十九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平臺,陜西省農業品牌云展廳在成都發布 2022年農業品牌云展廳建設帶動銷售354億元。并在成都舉辦陜西省農業品牌云展廳發布會,并為2022年省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頒發證書。
為充分展示陜西省農業品牌建設成果,持續提高陜西省農業品牌的影響力,進一步拓寬陜西品牌農產品市場銷售渠道,陜西省農業農村廳探索農產品銷售新模式,搭建農業品牌云展廳,集中展示省內所有省級及以上農業品牌,包括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目前,已上線40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0個企業品牌、200個產品品牌。
陜西省農業品牌云展廳通過文字、圖片、視頻、鏈接等多種方式,詳細介紹了陜西省農業品牌的總體情況、產業發展情況、區域公用品牌文化、企業和產品的品牌優勢,實現了陜西省農業品牌的高效傳播與產銷對接,為全國各地客商、經銷商與陜西省生產經營主體建立全方位的穩定合作關系提供了有力支撐,能夠幫助消費者快速了解、便捷訂購陜西優勢特色農產品,從而不斷推動陜農優品賣向全國、走向世界。
福建省高度重視此次在成都舉辦的第十九屆農交會,將其作為“福農優品”品牌宣傳推廣的重要渠道,不斷提高“福農優品”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本屆農交會,福建展團參展面積近1300平方米,以“生態福建福農優品”為主題,以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為主,集中展示全省100多家品牌農業企業800余種福建綠色優質農產品,包括茶葉、果蔬、畜禽、食用菌、水產品等,充分展現了福建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成果。此次農交會,我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福州市、莆田市、安溪縣、福鼎市、連城縣紛紛組團參展,特裝展示各地優質特色農產品,共同做優做強“福農優品”品牌矩陣。
山東展區位于7號館,由省綜合展區、各市展區兩大部分組成,總參展面積達1023平方米,參展企業152家,展品涵蓋糧油制品、蔬菜、水果、水產品、畜產品、調味品、罐頭、蘑菇、休閑食品、茶葉飲料10大類,產品種類達1000余種。
山東素有“糧棉油之庫,水果水產之鄉”“世界三大菜園”的美譽,為全國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貢獻了重要力量。本屆農交會上,山東綜合展區面積270平方米,以“齊魯靈秀地 品牌農產品”為主題,重點展示壽光蔬菜、金鄉大蒜、章丘大蔥、沾化冬棗、煙臺蘋果、萊陽梨、青州銀瓜、樂陵小棗、濰縣蘿卜、平陰玫瑰、菏澤牡丹、日照綠茶、德州扒雞等特色農產品,以及山東農業農村發展新技術、新成果、新產品,強化產銷精準對接,挖掘山東農業經貿合作新機遇。
山東精心策劃了“魯茶·茶世界的山東味”專題推介會,通過視頻展播形式講述魯茶文化,邀請采購商及觀眾共品魯茶醇香。另外,在品牌展區內設立“齊魯名特優品牌農產品直播間”,以“直播+代言+電商”方式,宣傳推介參展企業產品,開展線上經貿活動。農交會期間,濟南、濰坊、臨沂等市也將組織開展區域品牌展銷推介活動。
安徽省通過集中展示、現場推介、品牌宣傳等方式,重點落實全省農業“兩強一增”行動計劃,充分展示全省十大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情況,直觀體現出全省鄉村產業發展成就。組織各地市組團參展,現場設置展廳超600平米,參展產品涉及糧油、茶葉、中藥材、水果、牛羊肉等多個品種。參展商及采購商人數達200余人。
內蒙古綠色農畜產品分別在品牌、地理標志農產品和農墾展區參展。作為今年國內規模最大的全產業鏈、全品類、全景式的三農展會,本屆農交會是我國農業最新技術成果、“名優土特新”農產品的集中展示,也是后疫情時代三農產業復蘇引領、企業彎道超車的全新平臺。內蒙古品牌展廳共設置了羊肉、牛肉、乳業、糧油和特色五大展區,包括呼和浩特乳制品、錫林郭勒羊肉、科爾沁牛肉、赤峰小米、烏蘭察布馬鈴薯、天賦河套系列、阿拉善駱駝系列等優勢產區的特色產品和有代表性的區域公用品牌,品類更集中,品質更優良,產品更具特色,展現了內蒙古作為農牧業大區新形象。同時,內蒙古展團還組織20多家采購商攜項目而來,與全國多家參展企業進行了產銷對接商務洽談,達成多個合作意向。本屆農交會充分體現了自治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牧業農村牧區發展活力的新局面。借助第十九屆中國國際農交會市場輻射力,將有力加強內蒙古農畜產品產銷對接,拓展市場渠道,促進我區“亮麗內蒙古健康農產品”的良好品牌形象。
河北省食用菌、梨、山地蘋果等集群產品進行展覽展示,另設綜合展區進行精品品牌農產品展示。各市按照河北省5項千億級工程項目(千億級奶業、千億級中央廚房產業、千億級蔬菜產業、千億級中藥材產業、千億級精品肉類產業)分別組織企業參展。河北省這次參展的農產品全部為通過“兩品一標”認證的產品,并納入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管平臺。
12月22日,“2022中部六省名牌農產品”品牌發布會在成都舉辦的“第十九屆農交會”千企萬品推介會專場隆重舉行。
“2022中部六省名牌農產品”評選活動由中部六省品牌農業聯席會舉辦,共有500余家企業參加評選,評選活動從10月初至12月15日,歷時兩個多月時間。專家組秉承著公平、公正的原則,經過兩輪評審,共120家企業獲獎。其中我省共有包括古城乳業、清泉醋業、天牧生物、凱永養殖、太行沃土等20家企業獲此殊榮。獲獎產品涵蓋糧油、肉制品、飲品、釀品,蔬菜、蛋制品及食用菌等行業。
“2022中部六省名牌農產品評選”的順利舉辦,對于山西“特”“優”農產品及中部六省的優質農產品在品牌塑造及市場營銷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它將有力促進中部六省農業企業的有效交流合作,為推動一二三產的高質量融合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國家級展會,大企業擔當
包括中糧、首農集團、北大荒集團、茅臺集團、國家能源集團、大北農、廣東恒興、華智農業、隆平高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拼多多、美團優選、先正達集團中國、神州數碼、神農集團、托普云農、朗坤物聯、極飛科技、博創聯動、農信互聯、光華精銳、清遠雞研究院、豐疆智能、中國茶葉等(排名不分先后)。
農業全品類、全產業鏈展
本屆展會,全國各省份參展熱情空前高漲,展品涵蓋優質糧油類、畜牧家禽類、生鮮水產類、果蔬種植類、農副產品加工類、新技術新服務等主要品類,來自全國各地的名優、土、特、新產品品類齊全,能滿足全國所有類型的農產品采購商的一站式采購需求。展會分區分館設置,分為公益性展區和市場化展區。設有特大企業展區、糧油品牌展區、畜禽品牌展區、水產品牌展區、果蔬品牌展區、茶葉品牌展區、糖酒品牌展區、菜籃子專題館等多個展區。
同期活動豐富,展會實效對接
展會當天,舉辦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開幕會暨綠色農業發展論壇”等多場前沿論壇,聚焦產業發展核心焦點,圍繞廣泛關注的產業熱點展開高級別討論,為行業健康發展解讀政策、指方向,為破解發展難點、痛點找方法。各省展團利用農交會平臺,舉辦了突出地域特色和產業特點品牌推介活動。同時,設置優質農產品品鑒專區、采購商專場和“一縣一特色”品牌農產品推介等活動,為展商客商提供專業化服務。
12月21日,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產銷對接活動在四川成都舉行。來自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等12省(區、市)的160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代表,與來自全國30多家大型批發市場和采購商代表洽談,達成意向簽約額50.8億元,涉及蘋果、臍橙、獼猴桃、大米、牛肉等上百種農產品。
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產銷專場對接活動
12月21日下午,東北地區國產大豆(黑龍江)產銷對接會在成都市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成功舉行。本次大豆產銷對接會是第十九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專題活動,主要任務是宣傳推介優質東北國產大豆和全產業鏈品牌,促進國產大豆貿易合作和加工流通。對接會由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指導,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主辦,中國大豆產業協會承辦,東北三省一區及大豆主產縣市農業農村部門,中國植物油行業協會、中糧集團、中國供銷糧油公司、九三糧油集團等參會。
與此同時,泉水人家也以本次展會為起點,正式展開品牌全國行推介活動。
12月22日,第十九屆中國農交會千企萬品推廣會,在成都西博城7號館A區和10號館B區隆重舉行。來自黑龍江、黑龍江綏化、四川南充、廣西桂林、吉林、青海、遼寧、江蘇等全國數十家市縣農業局帶來當地特色農產品及公用品牌現場推介,活動形式多種多樣,推介的柑桔、東港草莓、吉林人參鹿茸、有機農畜產品、芮城菊花、忻州糯玉米、朔州蕎麥、如皋黑塌菜等百種產品亮相現場,還開設品鑒區供觀眾選品交流。
本屆農交會將初級農產品、加工農產品及農業生產資料、現代農業裝備等產業鏈各環節生產要素作為展示內容,通過電商直播、現場體驗等方式助推產業新業態發展,打造先進要素的集中展示貿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