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科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漁農綜合種養創新團隊在除草劑草甘膦肝毒性機制方面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Alterations at biochemical, proteomic and transcriptomic levels in liver of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under chronic exposure to environmentally relevant level of glyphosate”發表于期刊《Chemosphere》上(IF= 8.943),淡水中心賈睿博士為第一作者,朱健研究員和李冰博士為通訊作者。
草甘膦是廣泛使用的除草劑,也是引起魚類肝毒性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其慢性肝毒性機制至今仍未完全闡明。團隊基于生化、轉錄組和蛋白組學分析解析了低劑量除草劑草甘膦對羅非魚慢性肝毒性機制。研究結果顯示草甘膦長期暴露引起離子轉運、脂質代謝和PPAR信號通路的顯著改變。
本研究得到所基本科研業務費(NO. 2021JBFM09)和江蘇省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的支持。
全文網址: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22.133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