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概述
(一)技術基本情況
近年來,黑龍江省西瓜甜瓜種植面積穩定在95萬畝左右,占瓜菜總面積的1/6以上,已經成為不可替代的特色高效經濟作物之一。《全國西瓜甜瓜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明確黑龍江省為我國露地中晚熟西瓜和薄皮甜瓜優勢產區。經多年發展,黑龍江省已經發展為全國重要的綠色、優質西瓜甜瓜生產基地,經濟效益可觀,促使設施栽培面積逐年增加。隨著生產面積擴大,優勢產區面臨著連作栽培帶來的嚴峻挑戰,枯萎病發生面積不斷擴大,危害越來越嚴重。由于尖孢鐮刀菌可在土壤中存活8-10年,一旦侵染,就會在土壤中不斷富集,很難清除,且發病率逐年上升。目前黑龍江省受枯萎病影響的西瓜甜瓜種植區域達60%以上,嚴重地區發病率高達85%甚至絕收。由于單獨采用嫁接栽培無法充分保證產品品質,露地租地成本又不斷增加,導致西瓜甜瓜生產比較經濟效益明顯下滑。
通過培育優質高抗枯萎病西瓜甜瓜新品種、建立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實現病害預測預報,是從根本上解決枯萎病危害、保證品質、提高生產效益的必要途徑。
通過應用該技術,減少了重茬地西瓜甜瓜農藥的施用,高抗枯萎病優質西瓜甜瓜新品種、土壤處理聯合生物有機肥在主產區的推廣應用、在提高西瓜甜瓜口感、品質和產量的同時,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技術簡約實用,產品綠色安全,有利提升了西瓜甜瓜產業和核心競爭力,促進了農業生產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該技術主要由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聯合南京農業大學、青岡縣瑞雪農業有限公司、沈陽農業大學等單位完成。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負責高抗枯萎病西瓜新品種培育(育成并登記西瓜新品種龍盛9號、龍盛佳甜、龍盛佳喜和龍盛佳惠)和土壤處理聯合生物有機肥推廣應用,南京農業大學負責生物有機肥創制與推廣,青岡縣瑞雪農業有限公司主要負責高抗枯萎病甜瓜新品種培育(育成并登記甜瓜新品種香瑞靚甜),沈陽農業大學主要負責甜瓜枯萎病快速檢測試劑盒研發。
(二)技術示范推廣情況
2014年起,項目組采取單項技術邊熟化邊推廣的方式,先后開展了嫁接工廠化育苗技術、生物有機肥應用、土壤綠色處理聯合施用生物有機肥防控西瓜甜瓜枯萎病技術,2016年開始優質高產高抗病品種推廣應用。截止2020年,綜合治理技術體系累計推廣180余萬畝。
優質高產高抗枯萎病西瓜新品種龍盛9號、龍盛佳甜、龍盛佳惠、龍盛佳喜,主要在黑龍江省肇州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寧安市等地保護地,哈爾濱市雙城區、寧安市等地露地示范推廣,累計推廣面積14.9萬畝。優質高產高抗枯萎病甜瓜新品種香瑞靚甜主要在集賢縣、大慶市等地示范推廣,累計推廣52.2萬畝。這些優質多抗品種在不同地區推廣均取得顯著效果,不僅枯萎病發病率較對照顯著降低,品質明顯優于對照品種。高抗西瓜品種發病率都在3%以下,而對照則在6.7%以上。抗病甜瓜品種發病率都在3%以下,而對照則在10%以上。
2015年開始,項目組在黑龍江省西瓜甜瓜主產區哈爾濱市雙城區、寧安市、齊齊哈爾市梅里斯區等地推廣生物有機肥綜合防控西瓜甜瓜枯萎病,累計推廣110萬畝。西瓜甜瓜施用生物有機肥,枯萎病發病率降低,果實甜度增加、產量明顯提高。生物有機肥處理每667m2平均增產6.00%以上,糖度增加5.66%以上。
2015年開始,項目組在綏化市、寧安市、大慶市等地推廣土壤處理聯用生物有機肥防控西瓜甜瓜枯萎病,近三年累計推廣3.5萬畝。
項目組通過篩選嫁接砧木及種子處理藥劑,明確工廠化嫁接育苗溫濕度調控技術指標,幫助大慶育祿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等育苗企業從根本上解決了嫁接砧木不抗白粉病及出苗不齊、嫁接苗成活率低等關鍵技術難題,使西瓜甜瓜嫁接苗生產效率和產量得以顯著提高。2013年以來,指導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叢軍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等生產西瓜甜瓜嫁接苗180萬株以上,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三)提質增效情況
該技術首創了抗枯萎病苗期接種、病圃鑒定與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相結合的選育體系,創制了27份聚合優質、高產、高抗枯萎病基因的西瓜甜瓜骨干親本和育種材料,并培育出6個優質高產高抗枯萎病西瓜甜瓜新品種。
研發出高發病土壤綠色處理與生物有機肥聯用防控土傳枯萎病技術;創制了固體敞開式發酵木霉生物有機肥等防控技術產品。
創建了西瓜甜瓜枯萎病綜合治理技術體系,防效達83%以上,增產超29%。
(四)技術獲獎情況
“西瓜甜瓜枯萎病綜合治理技術體系創建與應用”獲2021年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二、技術要點
(一)品種選擇
選擇高抗枯萎病的西瓜和甜瓜品種,西瓜品種可選龍盛佳甜、龍盛9號、龍盛佳喜、龍盛佳惠等,甜瓜品種可選香瑞靚甜等。西瓜品種可在連作地自根栽培。
(二)育苗
1.自根栽培育苗
利用西瓜種子包衣處理技術(中國農業大學研發)進行種子處理:(1)按照藥種質量比1:20進行西瓜種子包衣處理。(2)將種子包衣劑和種子先后裝入塑料自封袋,封口前保證自封袋內有一定體積的空氣,封口后用力搖晃1~2分鐘,種子表面均勻覆蓋有包衣藥劑即可。(3)西瓜種子進行種子包衣處理后避光晾干2小時,無需浸種催芽直接播種。
在育苗基質或育苗土中加入質量比為1%(不要超過 1%)“馕播王”微生物有機肥或復合微生物菌劑,充分混勻,備用;將經過處理后的西瓜種子播種在準備好的育苗基質或育苗土中。(甜瓜處理請按照使用說明進行)
2.嫁接育苗
(1)砧木選擇:宜選擇抗病性強、親和力好、對果實品質影響小的砧木。
(2)嫁接方法:根據嫁接效率、管理難度、嫁接成本等因素,選擇適合西瓜的嫁接方法,如插接、貼接和劈接等。
(三)土壤處理聯用生物有機肥(西瓜甜瓜連作地塊)
1.熏蒸劑選擇:98%棉隆微粒劑。
2.土壤熏蒸處理流程
(1)土壤準備
清除上茬作物殘體,施好底肥,將土壤旋耕 20~25 cm 深,充分碎土,保持土壤水分含量 60~75%。
(2)施用量及方法
①用量:30 kg/667m2。
②施用方法:將棉隆均勻灑施在土壤表面,立即旋耕土壤25~30 cm,使之與土壤充分混合均勻;之后立即澆水,使土壤中水分含量為 60~75 %。
③覆膜方法:土壤澆水后應立即覆蓋塑料薄膜(薄膜厚度要求為 0.04 cm以上的原生膜)。覆蓋薄膜時,采用反埋法全田覆蓋。
④根據土壤溫度,覆膜相應時間(覆膜時間根據土壤溫度的不同而調整,一般情況,土溫5~15 ℃,覆膜20~25天;土溫15~25 ℃,覆膜10~15天;土溫25℃以上,覆膜5~7天。土壤溫度低于5 ℃,不要施用)后,揭膜透氣2~3天后即認為熏蒸處理完畢。
3.對經過熏蒸處理后的土壤進行恢復或重新構建有益微生物區系(群落)
(1)微生物菌劑及微生物有機肥選擇
選用江陰市聯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馕播王”生物有機肥或復合微生物菌劑(南京農業大學技術支撐)。菌種針對西瓜甜瓜枯萎病病原菌的拮抗微生物菌種應安全、有效,有明確來源和種名。
(2)施用方法
撒施或者穴施:用量為150~300 kg/667m2,常規水肥管理,根據土壤肥力,施入適當底肥。
(四)保護地栽培
1.整地、起壟:在定植前10天整地做畦,畦寬1.0 m,高0.35 m,與大棚骨架方向平行,畦面覆蓋銀色反光膜,并采用膜下滴灌。
2.定植:大棚內10 cm深土溫在12℃以上,最低氣溫在8℃以上,滿足西瓜甜瓜根系生長對溫度的要求時定植。移栽最好在晴天上午進行,西瓜甜瓜每畦定植2行,株距0.45 m,,行距1 m。栽前先在畦中間打好定植孔,放好瓜苗,子葉要和畦的方向一致,以便吊蔓時子蔓沿著畦面的方向傾斜擴展,這樣有利于通風、透光、排濕,進而減少病蟲害的發生。西瓜可采用雙蔓整枝,甜瓜可采用單蔓整枝。
(五)田間管理
1.植株調整:西瓜6葉期摘心,子蔓抽生后長到10~15 cm時選留2條生長相近的子蔓平行生長,構成雙蔓整枝。雙蔓整枝的優點是2條子蔓雌花生長節位相近,易于實現同時開花結果,果實商品性高,便于同期上市。瓜蔓用塑料繩自下而上引吊,子蔓在坐瓜節位后8~10片葉摘心。甜瓜單蔓整枝,將主蔓自下而上引吊。
2.肥水管理:澆完定植水,在施足基肥條件下一般不宜過多過密施肥和澆水,以保證較高的坐果率。果實進入膨大期,注意均衡控制肥水。要根據植株生長狀況,適當追肥。
3.蜜蜂授粉:在花期進行蜜蜂授粉。在果實膨大期結束進入轉色期時,要用塑料網袋托住西瓜,以免墜落。
4.藥劑防控:防控枯萎病發生較輕的地塊,可在伸蔓期和果實膨大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或30%惡霉靈600~800倍液或用400倍芽孢桿菌(有效成分含量:100億芽孢/克;劑型:可濕性粉劑)灌根,每株灌藥液250~300 ml,每隔5~7d灌一次。
三、適宜區域
北方西瓜甜瓜主產區。
四、注意事項 (一)為避免土壤受二次感染,農家肥(雞糞等)一定要在消毒前加入。 (二)熏蒸處理時,采用反埋法全田覆蓋。 (三)施用頻率:棉隆不應連續多次施用(連續施用不要超過三茬次),應與生物有機肥或有機類物料配合施用,以強化土壤生物多樣性。 (四)土壤化學熏蒸劑安全存儲與施用。 貯存:棉隆應隔離單獨存放,貯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處,遠離火種、熱源、氧化劑、強還原劑、強酸等,不得與食物、飼料等混放,貯存溫度不得低于0℃。 施用:負責具體施藥的人員應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合格后方能操作,明確使用方法和使用范圍。要穿戴合適的防護服、靴子、手套并使用防護眼鏡或者防護面罩,避免皮膚直接接觸藥劑。 (五)微生物有機肥或復合微生物菌劑不能與殺菌劑、熏蒸劑混合施用,在陰暗避光處保存,勿在陽光下曝曬。 五、技術依托單位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 聯系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哈平路666號 聯 系 人:王喜慶 聯系電話:0451-86666432,13804584770 電子郵箱:xiqingwang100@163.com 來源:科技教育處、科技農業專班
四、注意事項 (一)為避免土壤受二次感染,農家肥(雞糞等)一定要在消毒前加入。 (二)熏蒸處理時,采用反埋法全田覆蓋。 (三)施用頻率:棉隆不應連續多次施用(連續施用不要超過三茬次),應與生物有機肥或有機類物料配合施用,以強化土壤生物多樣性。 (四)土壤化學熏蒸劑安全存儲與施用。 貯存:棉隆應隔離單獨存放,貯存于陰涼、干燥通風處,遠離火種、熱源、氧化劑、強還原劑、強酸等,不得與食物、飼料等混放,貯存溫度不得低于0℃。 施用:負責具體施藥的人員應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合格后方能操作,明確使用方法和使用范圍。要穿戴合適的防護服、靴子、手套并使用防護眼鏡或者防護面罩,避免皮膚直接接觸藥劑。 (五)微生物有機肥或復合微生物菌劑不能與殺菌劑、熏蒸劑混合施用,在陰暗避光處保存,勿在陽光下曝曬。 五、技術依托單位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分院 聯系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哈平路666號 聯 系 人:王喜慶 聯系電話:0451-86666432,13804584770 電子郵箱:xiqingwang100@163.com 來源:科技教育處、科技農業專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