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提出線粒體基因組組裝新策略,發表了7個高質量的高粱細胞器基因組,揭示了高粱線粒體基因組構象之間的差異與高粱馴化歷史的關系。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BMC植物生物學(BMC Plant Biology)》上。
由于復雜的結構變化和長段的重復性DNA,高粱的細胞器基因組組裝十分困難,為解決這一問題,科研人員利用線粒體基因組構象提出了新型組裝策略,該方法將七種不同的高粱基因組分為三種類型,通過比較基因組學方法,發現栽培高粱在東非和西非的兩次獨立馴化事件均與線粒體基因組結構類型相關聯。科研人員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些轉移序列在不同材料的染色體區域間的富集模式不同,這為了解細胞器轉移序列在細胞核內的進化以及栽培高粱馴化歷史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新思路。
該研究得到深圳市優秀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優秀青年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業科學院“青年英才計劃”等項目支持。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186/s12870-023-04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