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概述
(一)技術基本情況
非洲豬瘟防控是國家重大需求。該病是養豬業的頭號殺手,自2018年傳入我國以來,給養豬業造成了重創。鑒于國內外尚無安全有效的非洲豬瘟疫苗,早期檢測及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是防控該病的重要手段。針對我國無自主知識產權的檢測技術和產品以及生豬存欄急劇減少的不利局面,創制了適合不同場景檢測需求的非洲豬瘟分子及免疫學診斷技術和產品6項,形成了非洲豬瘟檢測技術體系,為我國非洲豬瘟的防控和凈化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其中,非洲豬瘟病毒熒光PCR檢測試劑盒是我國首個基于MGB探針設計的非洲豬瘟診斷產品,與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推薦的方法和國內外同類產品相比,其敏感性提高10~100倍,檢測時間縮短一半。該產品于2019年被農業農村部列入非洲豬瘟現場快速診斷試劑推薦目錄,并于2021年獲得新獸藥注冊批準。研制的非洲豬瘟病毒熒光PCR檢測試劑盒(免提取)無需核酸提取,簡便快捷,可對臨床樣品直接進行檢測,大大縮短了檢測時間,同時避免了核酸提取環節可能帶來的污染風險,結合可移動式熒光PCR儀可實現現場快速診斷,非常適合現地及屠宰場等場景下使用。
上述2項產品分別是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也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批的首個和第二個非洲豬瘟診斷產品。目前實現成果轉化1040萬元,創造了國內動物診斷試劑盒轉讓費的新記錄;試劑盒在全國各大養豬場、屠宰場、疫控部門等推廣應用,銷售額累計超過6000萬元,經濟效益顯著。
(二)技術示范推廣情況
已經實現較大范圍推廣應用。全國各地養豬場使用創制的非洲豬瘟檢測技術,有效控制了非洲豬瘟的流行和發病率,同時也阻斷了該病病原的的擴散傳播,保證了生物安全,生豬存欄大幅提升,為養殖集團創造了較高的經濟效益,有力保障了公司養豬事業的長遠發展。非洲豬瘟檢測產品銷售額累計超過6000萬元,經濟效益顯著。
(三)提質增效情況
研制的非洲豬瘟診斷產品為我國非洲豬瘟防控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檢測試劑的國產業化,使價格大幅降低,降低了養殖業生產成本,大幅增加了養殖業的利潤,為我國的生豬復產、“肉籃子”安全、國家的扶貧攻堅和公共衛生安全等做出了重要貢獻,也帶來了較大的社會效益。
二、技術要點
研制的非洲豬瘟病毒熒光PCR檢測試劑盒(農業農村部公告第409號)是我國首個基于MGB探針設計的非洲豬瘟診斷產品,與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推薦的方法和國內外同類產品相比,其敏感性提高10~100倍,檢測時間縮短一半,適用于非洲豬瘟早期診斷和篩查。
研制的非洲豬瘟病毒熒光PCR檢測試劑盒(免提取)(農業農村部公告第561號)無需核酸提取,簡便快捷,可對臨床樣品直接進行檢測,大大縮短了檢測時間,同時避免了核酸提取環節可能帶來的污染風險,結合可移動式熒光PCR儀可實現現場快速診斷,非常適合現地及屠宰場等場景下使用。
三、適宜區域
生豬養殖企業、屠宰場、各省市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等。
來源:科技教育處、科技農業專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