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7月3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和緬甸耶津農業大學(Yez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U)依據外交部“瀾湄項目”任務安排,在北京成功舉辦了中緬農藥殘留風險控制技術培訓交流會。會議由植保所農藥創新中心主任董豐收研究員和緬甸耶津農業大學項目負責人Moe Hnin Phyu教授牽頭組織,中緬雙方共30余人參會。植保所張杰副所長和科技管理與國際合作處副處長田芳出席會議,田芳副處長主持了開閉幕式。
本次培訓會圍繞農藥殘留的形成機制、風險效應和控制措施等內容,采用授課講解、現場實操、典型農藥實驗室參觀等方式,開展系統的培訓和交流。中緬雙方專家包括董豐收研究員、劉新剛研究員、李遠播研究員、吳小虎研究員、Phyu Phyu San教授、Moe Hnin Phyu教授、Zaw Linn Myo Htun副教授、李如男博士、吳遲博士、沈超博士、張斌斌等分別做了專題報告,詳細介紹了各自國家在農藥殘留控制方面的經驗和成果,并探討了中緬兩國在該領域的合作機遇和挑戰。現場實操環節,王寬博士等介紹并演示了包括樣品前處理、儀器使用、農藥快速檢測在內的詳細技術操作。通過七天的培訓交流,緬甸代表團對中國在農藥殘留檢測與風險控制方面有了全面的了解,對中緬兩國在農藥風險控制領域的合作充滿信心。
張杰副所長對本次交流會總結發言指出此次學術會議為中緬兩國在農藥殘留控制技術方面的合作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加強了植保所和緬甸耶津農業大學在農藥殘留風險控制領域的交流和合作,圍繞瀾湄地區農藥殘留與食品安全問題,聯合攻關共同應對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