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所蘋果育種與栽培創新團隊在Scientia Horticulturae上在線發表了題為“QTL mapping combined RNA-seq technology identified potential genes involved in regulation of apple size”的研究論文。Scientia Horticulturae屬農林科學Top期刊,2022年影響因子(IF)為4.3,中科院分區2區,JCR 1區。
果實大小是蘋果外觀品質的重要指標,其受品種特性、植物激素、栽培管理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是多基因控制的數量性狀,本研究通過構建‘金冠’、‘富士’高密度分子標記遺傳連鎖圖譜,定位果實大小QTL,預測相關基因,結合大小果轉錄組分析,鑒定出41個與果實大小相關的候選基因。這些基因的表達直接或間接促進細胞分裂、膨脹以影響果實大小的發育。在今后的研究中,從這些候選基因入手,開發實用的果實大小分子標記,用于果實大小分子育種,縮短育種年限,降低育種成本,提高育種效率。該研究為解析果實大小遺傳及開發相關分子標記奠定基礎。
果樹所常源升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王海波副研究員、李林光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該項目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901976)、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2021LZGC024)、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ZR2020QC147)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 //doi.org/10.1016/j.scienta.2023.112150 )(撰寫:常源升 核稿:沈廣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