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1日,山東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專家對由棗莊市東糧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與營養研究所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基于小麥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的糖尿病患者專用食品研究開發”進行評價。
會議邀請了山東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劉建軍研究員、山東理工大學農業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宋元達教授、齊魯工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部副主任袁超教授、山東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侯漢學教授、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濟南果品研究所馬超主任等5位專家對該項目進行評價。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研究所所長劉麗娜研究員、邱斌主任、棗莊市東糧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劉佳雯工程師和團隊成員出席本次評價會。經過會前溝通和醞釀,由劉建軍研究員擔任本次評價會的主任委員,宋元達教授擔任副主任委員。
專家組認真聽取項目組匯報,通過審閱成果研究報告,核查創新佐證材料,對該項目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思路、關鍵技術、應用市場等內容進行了充分的質詢和評議。評價采取五元價值評價指標,從科學價值、技術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等方面,根據定量得出分值結果,給出定性的評價結論,并對該項目提出了改進意見,得到完成單位的認可。
經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提供的資料齊全、完整,數據翔實可靠,符合評價要求。該項目優化了小麥淀粉和谷朊粉同步制備技術,建立了糖尿病人群專用主食制備技術,有效提升了小麥精深加工利用率和附加值,延長了小麥加工產業鏈條,對于帶動小麥加工產業轉型升級具有較強的示范帶動作用,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經評價,科技成果“基于小麥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的糖尿病患者專用食品研究開發”項目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背 景 資 料
科技成果評價是科技活動的“指揮棒”,是引導和識別高質量成果的基礎。2023年伊始,山東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為響應科技部發布的《“十四五”技術要素市場專項規劃》和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印發的《山東省科技成果分類評價工作指引(試行)》通知,探索出符合不同類型科技成果特點的分類評價機制,推動科技成果評價規范化的全面落實,形成簡化實用的科技成果評價制度、規范和流程,凝練可復制可操作的做法并推廣。學會深入鉆研 ,修訂、完善了科技成果評審細則,細化出科技成果分類和五元化價值評價指標;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注重質量、講求實效的原則,確保對科技成果進行嚴格審查與辨別,對其科學性、創造性、先進性、可行性和應用前景等進行客觀評價,逐步形成一套包含評價程序、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等在內的科學、明晰的科技成果評價標準。山東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自2017年10月份起開展成果評價工作,受到評價單位的廣泛歡迎和認可;學會出具的科技成果評價報告,可作為科技成果登記、科研計劃立項、成果轉讓交易、資產評估、科技獎勵評審、生產許可證審批、科技成果宣傳推廣等的重要佐證。山東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致力于建設公平、公正、權威、一流科技成果評價機構,今后將面向社會為食品科教企等單位,全方位、多角度提供優質評估評價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