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草業學院劉金隆副教授課題組在《The Plant Journal》上在線發表題為“VPT-like genes modulate Rhizobium-legume symbiosis and phosphorus adaptation”的研究論文。草業學院碩士畢業生楊容塵、嚴俊和李淳為共同第一作者,劉金隆副教授為通訊作者。
液泡磷酸鹽轉運體(VPT)對植物的磷適應性至關重要,但它們在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中的作用尚不清楚。研究人員對蒺藜苜蓿中的VPT1同源基因(MtVPTs)在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和磷適應中的功能進行了系統研究。結果表明,MtVPT2和MtVPT3分別主要對低磷和高磷有積極響應。然而,mtvpt2和mtvpt3突變體均表現出高磷酸鹽敏感性和低磷酸鹽耐受性的莖型。mtvpt3顯著提高了根到地上部的磷酸鹽轉移效率,而mtvpt2顯著降低了根到地上部的磷酸鹽轉移效率,并分別降低和提高了根系細胞質中的磷濃度。低磷脅迫能夠誘導根瘤中MtVPT2和MtVPT3的表達。MtVPT2和MtVPT3的突變顯著降低了不同磷條件下的根瘤數量和固氮酶活性。mtvpt2和mtvpt3突變體的根瘤細胞質磷濃度明顯低于野生型,尤其是在根瘤基部附近的組織中,這可能是由于磷的長距離運輸和胞質磷供應不足所致。在低磷脅迫下,mtvpt2和mtvpt3不能像野生型一樣在根瘤固氮區維持穩定的胞漿磷水平。這些結果表明,MtVPT2和MtVPT3可能通過調節長距離磷轉運來調節磷適應性和根瘤菌與豆科植物的共生過程,可為紫花苜蓿等豆科植物的磷素高效吸收利用遺傳改良提供新的思路。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和學校實驗技術研究與實驗室管理創新項目等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tpj.1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