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非主要作物品種認定委員會組織同行專家,在雷波縣馬湖鎮對以我校為第一成果單位、園藝學院鄭陽霞教授團隊聯合雷波縣黃瑯鎮湖濱莼菜廠、雷波縣生產力促進中心選育的莼菜新品種“雷莼1號”進行田間鑒定。
在當天的田間鑒定工作中,鄭陽霞教授、園藝學院蔬菜學系主任盧威副教授陪同專家組深入田間地頭實地考察莼菜新品種生長狀況,并向專家組匯報了該新品種的選育過程、生長特性、產量和經濟效益等情況。
專家組結合現場考察、聽取匯報、查閱相關資料和討論質詢等,認為該莼菜新品種具有生長勢強、采收期長、產量高、品質優、遺傳性狀穩定、田間表現整齊一致等特點,是一個與現有莼菜品種有明顯差異的新品種。一致通過田間鑒定,并建議將該莼菜新品種命名為“雷莼1號”上報相關部門認定。專家組組長四川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長常偉指出,雷波莼菜作為珍稀植物品種,亟待通過新品種認定進行保護,這項工作很有意義。四川省種子站副站長周志軍指出,“雷莼1號”是四川省第一個通過田間鑒定的莼菜新品種,極具地方特色,品質優良,產量較高,值得大力推廣。
據了解,國內種植莼菜的地區主要有四個,杭州西湖、湖北利川、四川雷波馬湖、重慶石柱。2012年雷波縣的“馬湖莼菜”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13年起雷波莼菜種性退化、種植面積不斷縮減、產量銳減80%,葉腐病發病率增加到80%,莼菜種植面積僅剩十余畝,產業瀕臨滅絕。2015年鄭陽霞教授帶領團隊迎難而上,對雷波馬湖莼菜產業開展了全面拯救工作,通過多年科技攻關,逐一攻克難題,全面提高了雷波馬湖莼菜的生產水平和效益。本次田間鑒定的“雷莼1號”是團隊于2016年在雷波縣境內發現的萌芽較早、采收期較長的變異株系,2016-2022年連續7年開展了品種比較和生產試驗,同時開展了莼菜優質高產種植技術集成研究,經過多年努力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接下來,該團隊將進一步發掘莼菜優異種質資源,選育出更多的“雷莼”系列品種,為優化莼菜產業結構助力鄉村振興和提高農民收入不斷貢獻園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