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所果蔬加工與貯藏創新團隊在《Food Chemistry》(中科院一區,IF=8.8)在線發表了題為“Quality maintenance mechanism of oxalic acid treatment in fresh-cut apple fruit during storage based on nontarget metabolomics analysi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非靶向代謝組學和生理學分析,揭示了草酸對鮮切蘋果貯藏品質的調控機制。
蘋果口感酸甜,營養豐富,富含多種維生素、纖維、礦物質等,具有預防多種疾病的功效。鮮切蘋果作為一種即食果蔬產品,一般經過清洗、去皮、切片、去核、包裝等加工程序后,在冷凍庫中儲存出售。由于加工過程中的機械損傷會破壞蘋果細胞組織,導致營養物質和水分的流失、果肉軟化、腐爛變質加速等問題,導致貯藏期縮短,從而影響了鮮切蘋果產業的發展。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有效抑制褐變、延緩品質劣變、延長貯藏期的鮮切蘋果保鮮技術手段。
該研究表明,草酸通過促進總酚、還原糖等物質積累,增強抗氧化體系,降低膜脂過氧化,從而延緩鮮切蘋果褐變;保持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穩定,增強脂氧合酶和丙酮酸脫羧酶活性,從而維持鮮切蘋果風味。通過非靶向代謝組學鑒定了427種差異表達的代謝產物。其中,草酸處理鮮切蘋果主要參與了類黃酮合成、甘油酯代謝、苯丙氨酸代謝、淀粉和蔗糖代謝等路徑,調控酚類含量,誘導醇酯類物質生成果香組分,維持鮮切蘋果貯藏品質。
農產品所為論文第一通訊單位,王文亮研究員、侯福榮博士以及碩士生曹子銘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王延圣博士為論文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的支持。(撰寫:王延圣 核稿:劉麗娜)
文章亮點:
1.草酸處理能顯著延緩鮮切蘋果品質劣變。
2.草酸處理增強了鮮切蘋果抗氧化系統,減少了膜脂質過氧化。
3.草酸處理通過調節酚類物質的含量來抑制褐變。
4.草酸處理能夠通過促進醇酯釋放以維持鮮切蘋果的果香。
文章鏈接:/file/upload/2023-10-18/hjytwjtkik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