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智慧畜牧業創新團隊開發出了基于Au@SiO2納米探針的試紙條檢測多種霉菌毒素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塔蘭塔(Talanta)》(IF= 6.556)。
據悉,全球每年約有25%的谷物飼料受到霉菌毒素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1400億美元。我國飼料霉菌毒素陽性率在90%以上,攝入含有霉菌毒素的飼料會降低畜禽免疫機能,影響畜產品質量。因此,快速、準確地檢測飼料產品及原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是保障動物健康生長和人類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目前,常用的檢測方法有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酶聯免疫吸附法和熒光發光法。但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ELISA雖然操作簡便,但耗時長;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靈敏度高,但儀器昂貴且操作復雜。因此,迫切需要研發響應速度快、線性范圍寬、靈敏度高、操作簡單、多種霉菌毒素同時定性定量檢測方法。
本研究針對以上問題開展了基于Au@SiO2 SERS納米探針的高靈敏度試紙條檢測飼料中黃曲霉毒素B1(AFB1)和赭曲霉毒素A(OTA)的研究,為飼料中霉菌毒素及時發現及有效控制提供有力技術支撐。實驗結果表明,對AFB1和OTA的檢測限分別達到了0.24 pg mL-1 和0.37 pg mL-1,線性動態范圍覆蓋了5個數量級。在玉米、小米和大米的加標實驗中,AFB1和OTA的兩種毒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別為91.0%±6.3%至104.8%±5.6%和87.0%±4.2%至112.0%±3.3%。因此,該傳感器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和準確性,能夠實現高特異性準確檢測飼料中的霉菌毒素。該技術的應用將為霉菌毒素的快速準確檢測提供了新思路。
牧醫所陳睿鵬助理研究員為論文第一作者,楊亮研究員、唐湘方研究員、熊本海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中央公益科學機構基礎研究基金的資助。
原文鏈接: /file/upload/2023-03-14/ofhvqwz12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