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_91国视频在线_97av免费视频_韩国日本一级片

二維碼
云推搜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產業資訊 » 食品機械 » 正文

中國農業科學院土壤植物互作團隊合作揭示水楊酸合成調節水稻耐鹽抗旱機制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3-14 08:25:33    來源:云推B2B網    瀏覽次數:1040    評論:0
導讀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土壤植物互作團隊易可可研究員課題組揭示了水楊酸合成調節水稻耐鹽抗旱機制,為進一步研究水楊酸在作物適應土壤逆境脅迫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礎。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土壤植物互作團隊易可可研究員課題組揭示了水楊酸合成調節水稻耐鹽抗旱機制,為進一步研究水楊酸在作物適應土壤逆境脅迫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礎。以“AIM1-dependent high basal salicylic acid accumulation modulates stomatal aperture in rice”為題發表在《新植物學家(New Phytologist)》上。   水楊酸是一種重要的植物激素,可調節植物生長發育并廣泛參與各種脅迫響應。植物中水楊酸主要通過異分支酸合成酶(ICS)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兩條途徑合成。模式植物擬南芥含有較低本底水平的水楊酸,且脅迫誘導的水楊酸是通過ICS途徑合成的。水稻含有較高本底水平的水楊酸,其地上部水楊酸的含量幾乎是擬南芥的100倍。然而,水稻高本底水楊酸的合成機制尚不清楚。我們之前的研究發現, OsAIM1 依賴的PAL途徑參與水稻根中水楊酸的合成。水稻地上部水楊酸的含量遠高于根部,但地上部如何產生高本底水平的水楊酸及其生物學功能還知之甚少。   本研究結合代謝物分析、生理學和遺傳學方法,發現水稻 OsAIM1 基因的功能缺失突變體地上部中水楊酸含量遠低于野生型,導致水稻地上部溫度顯著低于野生型。該突變體地上部溫度降低的表型是由于其氣孔開度增大、蒸騰作用增強造成的。進一步研究發現, OsAIM1 和 OsWRKY45 基因功能缺失突變體中氣孔開度增大、氣孔保衛細胞中活性氧水平降低,外源添加H2O2能回復突變體的缺陷。而外源水楊酸處理能回復 OsAIM1 功能缺失突變體中氣孔開度和活性氧積累的缺陷,而不能回復 OsWRKY45 功能缺失突變體的缺陷。表明水楊酸通過 OsWRKY45 -活性氧路徑來調控氣孔的開度。此外,這一調控路徑對水稻適應土壤鹽和干旱脅迫起重要的作用。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徐磊副研究員、趙紅玉博士后和天津農學院王俊斌副教授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易可可研究員、天津農學院謝曉東教授和海南大學三亞南繁研究院、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羅杰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中國農業科學院青年創新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創新工程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nph.18842
 
(文/小編)
打賞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lfxiangjie.com/news/show-21066.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0相關評論
 

??2021 云推網絡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