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肉羊遺傳育種科技創新團隊揭示了雌激素對綿羊成肌細胞的調控作用,并闡明了雌激素通過介導oar-miR-485-5p靶向PPP1R13B調控肌細胞增殖的分子機制,為提升蘇尼特羊羊肉品質提供了重要依據。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生物大分子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IF=8.025,中科院1區top期刊)上。
據團隊首席儲明星研究員介紹,卵巢作為雌性動物重要的內分泌器官,通過分泌多種類固醇激素參與生理功能。雌激素是其分泌的主要激素,有研究表明,切除卵巢后綿羊的肌肉質量和力量下降,然而,其具體作用的分子機制及miRNA與基因間復雜的相互作用關系仍不明晰。
研究團隊以蘇尼特羊為研究對象,首先對卵巢切除組(ovariectomy group, OVX-SNT group)和假手術組(sham group, SNT group)蘇尼特羊背最長肌組織樣本進行了RNA-seq測序,共得到178對差異表達的mRNA-miRNA。通過GO和KEGG分析篩選出OVX-SNT和SNT組差異表達的關鍵基因PPP1R13B。利用一系列分子生物學試驗研究發現,PPP1R13B是miR-485-5p的下游功能靶標之一,其表達可促進成肌細胞增殖;體外添加一定濃度的E2可介導oar-miR-485-5p調控PPP1R13B的表達促進綿羊成肌細胞的增殖。研究結果為探究雌激素及miRNA-mRNA通路在綿羊成肌細胞中的功能提供了新見解,有助于理解綿羊成肌細胞的生長機制。
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國家肉羊產業技術體系等支持。客座碩士研究生柳思奇為第一作者,儲明星研究員和劉玉芳博士后為共同通訊作者。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41813023008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