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FST
邀您一起相聚“云”端
共享食品科技盛宴 原定于2021年10月在天津召開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八屆年會,受疫情影響延期至2022年4月6-8日,以多渠道同步直播的線上會議形式舉行。本次會議由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市食品學會聯合津京冀共13家單位共同承辦和協辦。 在我國“十三五”完滿收官、全面進入小康社會、開啟“十四五”和第二個百年新征程的大背景下,食品科技和產業界將要如何行動?未來發展路向何方?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40余位報告人,與全國的食品科技工作者相聚“云”端,16場“云”論壇從多角度聚焦科技優勢,助推食品工業健康轉型。 本次會議將為食品科技界、產業界和政府相關部門交流,探討國內外食品科學與前沿技術,促進食品科技人才培養,推動食品工業與科技發展,特別是推動津京冀地區食品工業發展,搭建“云”交流平臺,為與會者帶來新的思考與借鑒。 大會報告精彩內容搶先知 主持人 朱蓓薇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大連工業大學國家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吳清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 報告人
陳堅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江南大學糧食發酵工藝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 未來食品:機遇與挑戰 植物基食品可能成為食品產業發展的主流方向,智能制造是食品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途徑,感知技術是實現享受型食品消費的必然需求,食品生物技術是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主要支撐。 馬延和 天津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研究所所長 人工合成淀粉 不依賴植物,在車間中從頭合成淀粉,是顛覆傳統農業種植模式的重大變革,將使人類擺脫對土地的過度依賴。 丁鋼強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 中國的營養問題與食品產業的發展 加快食品行業健康轉型,讓食品的“三減”與食品健康效應的“加”形成雙輪驅動格局。“增加”食品的健康內涵,科學“加”入有益于健康的食品組分,改善國民“亞健康”狀態,促進公眾健康水平。 路福平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天津科技大學校長 傳統發酵食品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 從傳統到現代,從舌尖上的美味到健康中國,從手工作坊到智能智造,以科技為驅動的發酵食品必將迎來它的新時代。 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大會直播平臺 CIFST第十八屆年會日程
邀您一起相聚“云”端
共享食品科技盛宴 原定于2021年10月在天津召開的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八屆年會,受疫情影響延期至2022年4月6-8日,以多渠道同步直播的線上會議形式舉行。本次會議由天津科技大學、天津市食品學會聯合津京冀共13家單位共同承辦和協辦。 在我國“十三五”完滿收官、全面進入小康社會、開啟“十四五”和第二個百年新征程的大背景下,食品科技和產業界將要如何行動?未來發展路向何方?5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40余位報告人,與全國的食品科技工作者相聚“云”端,16場“云”論壇從多角度聚焦科技優勢,助推食品工業健康轉型。 本次會議將為食品科技界、產業界和政府相關部門交流,探討國內外食品科學與前沿技術,促進食品科技人才培養,推動食品工業與科技發展,特別是推動津京冀地區食品工業發展,搭建“云”交流平臺,為與會者帶來新的思考與借鑒。 大會報告精彩內容搶先知 主持人 朱蓓薇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大連工業大學國家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吳清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名譽所長 報告人
陳堅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江南大學糧食發酵工藝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 未來食品:機遇與挑戰 植物基食品可能成為食品產業發展的主流方向,智能制造是食品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途徑,感知技術是實現享受型食品消費的必然需求,食品生物技術是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主要支撐。 馬延和 天津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研究所所長 人工合成淀粉 不依賴植物,在車間中從頭合成淀粉,是顛覆傳統農業種植模式的重大變革,將使人類擺脫對土地的過度依賴。 丁鋼強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 中國的營養問題與食品產業的發展 加快食品行業健康轉型,讓食品的“三減”與食品健康效應的“加”形成雙輪驅動格局。“增加”食品的健康內涵,科學“加”入有益于健康的食品組分,改善國民“亞健康”狀態,促進公眾健康水平。 路福平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天津科技大學校長 傳統發酵食品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 從傳統到現代,從舌尖上的美味到健康中國,從手工作坊到智能智造,以科技為驅動的發酵食品必將迎來它的新時代。 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大會直播平臺 CIFST第十八屆年會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