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豬遺傳育種科技創新團隊在豬基因組選配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提出了新的基因組選配方案,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動物科學與生物技術(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IF=7.00)上。
據團隊首席王立賢研究員介紹,目前在純系豬群開展基因組選擇,往往重在選,不在配?;蚪M選擇基于GEBV值選留優秀個體,但是隨著世代數的增加,必然造成純合子增加和近交年增量積累,逐漸產生近交衰退現象。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利用基因組信息來預測后代群體的近交增量和遺傳進展,從而確定最佳的交配組合,最終實現近交增量的有效控制和遺傳進展的可持續。
本研究提出了通過具有相同IBD片段的長純合片段(ROH)信息計算純系豬群個體近交系數和個體間親緣關系,然后通過近交增量和遺傳增益作為平衡點選擇最佳的交配方案,并對基因組選配方法和傳統交配方法進行了比較。研究表明,在獲得相同的預期遺傳增益下,基因組選配方法在控制近交增量方面明顯優于其他方法?;赗OH構建的親緣關系矩陣的選配方案比基于SNPs構建的親緣關系矩陣具有更快的遺傳增益。無論遺傳力如何,GROH為基礎的最大遺傳增益基因選配方案的遺傳增益率ΔG比同質交配高0.9%~2.6%,但近交增量率ΔF比同質交配低13%~83.3%。同質交配的近交率總是最快的。相關研究結果也在純種大白豬種群的總產仔數得到驗證。
牧醫所趙福平研究員為該文章的第一作者,王立賢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重大科研項目和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經費資助。
原文鏈接:https://jasbsci.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0104-023-0087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