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區)農業農村局,廳屬有關單位:
為有效應對“秋淋”造成土壤過濕對小麥機播帶來的不利影響,切實提高小麥機播質量,我廳組織相關專家制定了《2023年秋淋天氣小麥機械化播種技術指導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陜西省農業農村廳辦公室
2023年10月10日
2023年秋淋天氣小麥機械化播種技術指導意見
9月下旬以來,全省多地出現持續性降雨天氣,造成多數區域土壤濕度過大,不利于小麥機械化播種,為積極應對陰雨天氣不利影響,提高小麥機械化播種質量,以更有力的機械化支撐保障糧食安全,結合自然條件和農業生產實際,特制定本技術指導意見。
一、關中灌區小麥機播
(一)品種選用。根據陜西省小麥秋播技術指導意見及近幾年機播試驗示范,選用豐產性好、品質好、抗病性強、綜合性狀優良的冬性或半冬性品種。
(二)機具準備。小麥增產增效機械化技術推薦優先采用寬幅溝播技術,播種機械可選用西安亞澳、戶縣雙永、洛陽鑫樂等寬幅溝播機具。配套動力應依據機具使用說明書,對土質較硬的粘土地按動力上限配備拖拉機,優先選用四輪驅動拖拉機。
(三)播種作業技術要點。一是播種期,適宜播期在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冬性品種適宜早播,半冬性品種適宜晚播。二是播種量,適宜播量冬性品種11.5~12.5kg/畝,半冬性品種12.5~13.5kg/畝。適播期后每推遲2~3天,播種量增加0.5~0.6kg/畝。三是播深,適墑情況下播種深度為3~5cm,沙土地宜深,粘土地宜淺;墑情差宜深,墑情好宜淺。播后鎮壓。四是適墑播種,小麥播種時耕層的適宜墑情為土壤相對含水量75%左右,適宜地溫在15~20℃。對土壤濕度過大地塊,要適時散墑,瀝出耕層滯水,做到適墑播種。五是播后鎮壓,播后降“壓茬雨”可采用輕耙細耱、破除板結保墑。播后無透雨,土壤暄虛,及時碾壓提墑保墑;若降雨量大,雨后要及時中耕鋤草破除板結,蓄水保墑。
二、渭北旱塬及非灌區小麥機播
(一)品種選用。根據陜西省小麥秋播技術指導意見及近幾年機播試驗示范,選用豐產性好、抗旱節水、綜合抗病性強、品質優良的冬性品種。
(二)機具準備。小麥增產增效機械化技術推薦優先采用寬幅溝播技術,播種機械可選用西安亞澳、戶縣雙永、洛陽鑫樂等寬幅溝播機具。配套動力應依據機具使用說明書,對土質較硬的粘土地按動力上限配備拖拉機,優先選用四輪驅動拖拉機。
(三)播種作業技術要點。一是播種期,旱區及非灌區適宜播期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遵循“有墑不等時”原則,適當減少播量,提前播種;干旱無雨時,遵循“時到不等墑”的原則,干播等雨或開溝播濕,覆土鎮壓提墑;秸稈覆蓋田可提前3~5天播種。二是播種量,適宜播量為12.5~13.5kg/畝,適播期后每推遲2~3天播種,畝播種量增加0.6kg。三是播深,適墑情況下播種深度為3~5cm,沙土地宜深,粘土地宜淺;墑情差宜深,墑情好宜淺。播后鎮壓。四是適墑播種,小麥播種時耕層的適宜墑情為土壤相對含水量75%左右,適宜地溫在15~20℃。對土壤濕度過大地塊,要適時散墑,瀝出耕層滯水,做到適墑播種。五是播后鎮壓,播后降“壓茬雨”可采用輕耙細耱、破除板結保墑。播后無透雨,土壤暄虛,及時碾壓提墑保墑;若降雨量大,雨后要及時中耕鋤草破除板結,蓄水保墑。
三、極端陰雨天氣小麥機播 (一)品種選用。參照關中灌區、渭北旱塬及非灌區小麥品種選擇。如實際播期遲于當地最晚播種期,應選擇適宜晚播早熟的半冬偏春性小麥品種。 (二)排水散墑。要搶排積水,開展機械散墑。對田間積水嚴重的地塊,應動員各方力量,采用排灌設備抓緊抽排積水;對一般積水地塊,盡快疏通溝渠排水,開挖深溝瀝水,為農機盡快進地創造條件。對土壤濕度過大地塊,適時采用深松、深耕、淺翻深松、秸稈青貯等方式進行晾田散墑。 (三)機具調試。在無積水但泥濘田塊,普通輪式拖拉機進地易陷機,可將驅動輪改裝成三角履帶行走裝置,或加裝一副驅動輪胎,提高機具通過能力,減少輪胎對土地的碾壓。散墑后土壤墑情較大田塊,宜采用多功能復式作業機具或旋耕施肥播種機,以減少作業環節,避免破壞土壤。 (四)播種作業技術要點。堅持播期服從墑情,避免由于濕地搶播,機械進地過度壓實土壤影響播種質量;如實際播種期遲于最晚適宜播期,應根據種植經驗視晚播天數適當加大播量,應適當淺播,播深以2-3厘米為宜,行走速度不宜超過5公里/小時。 (來源:陜西省農業農村廳)
三、極端陰雨天氣小麥機播 (一)品種選用。參照關中灌區、渭北旱塬及非灌區小麥品種選擇。如實際播期遲于當地最晚播種期,應選擇適宜晚播早熟的半冬偏春性小麥品種。 (二)排水散墑。要搶排積水,開展機械散墑。對田間積水嚴重的地塊,應動員各方力量,采用排灌設備抓緊抽排積水;對一般積水地塊,盡快疏通溝渠排水,開挖深溝瀝水,為農機盡快進地創造條件。對土壤濕度過大地塊,適時采用深松、深耕、淺翻深松、秸稈青貯等方式進行晾田散墑。 (三)機具調試。在無積水但泥濘田塊,普通輪式拖拉機進地易陷機,可將驅動輪改裝成三角履帶行走裝置,或加裝一副驅動輪胎,提高機具通過能力,減少輪胎對土地的碾壓。散墑后土壤墑情較大田塊,宜采用多功能復式作業機具或旋耕施肥播種機,以減少作業環節,避免破壞土壤。 (四)播種作業技術要點。堅持播期服從墑情,避免由于濕地搶播,機械進地過度壓實土壤影響播種質量;如實際播種期遲于最晚適宜播期,應根據種植經驗視晚播天數適當加大播量,應適當淺播,播深以2-3厘米為宜,行走速度不宜超過5公里/小時。 (來源:陜西省農業農村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