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當天,山東聊城中化集團魯西化工雙氧水生產區發生爆炸火災事故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本次事故牽動了各方神經。目前,多個政府部門相繼對此發聲,山東省也成立了聊城魯西化工“5·1”爆炸著火事故調查組,事故調查工作已全面展開。
作為本次事故的涉事企業,魯西化工(000830)于5月3日晚間公告稱,公司目前停產及關聯裝置涉及雙氧水、己內酰胺·尼龍6、多元醇裝置,具體復工時間待科學評估確定,事故造成的直接損失尚在統計中。同時,魯西化工也在公告中向各方致歉。
事故牽動各方神經
記者注意到,本次事故發生后,微信公眾號“聊城高新區”已兩次發布通報,5月3日下午的最新通報顯示,事故火情全部撲滅后,經專業力量現場搜救,陸續又發現4名遇難人員。事故共造成9人死亡,1人受傷,1人失聯。目前,正在有序開展現場處置和善后工作。
5月2日,應急管理部也就此事作出回應,本次事故原因初步分析為,雙氧水裝置工作液配置釜用于回收工作液時,吸入大量70%濃度雙氧水,釜內可能存在雜質造成雙氧水劇烈分解,引發配置釜超壓爆炸,造成現場人員傷亡,并波及相鄰企業辛醇儲罐及部分管線泄漏燃燒,詳細原因正在調查中。
應急管理部要求,各地區、有關企業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迅速落實重大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部署,切實強化重大風險管控,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一是聚焦雙氧水工作液配置釜、氫化塔、氧化塔等重點部位和加氫,過氧化,工作液回收等事故易發環節,強化隱患排查治理,落實風險管控措施。
二是嚴格檢維修管理,節日期間原則上不得開展動火等特殊作業,確需開展的要提級管理并嚴格落實GB30871相關要求。
三是嚴格限制裝置區人員數量,特別是存在爆炸風險的化工裝置區嚴禁人員聚集扎堆。
應急管理部還要求,地方各級應急部門要主動研判本地區危化品安全風險,全面摸排、監督落實安全措施;充分利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在線巡查、明察暗訪、舉報獎勵等手段,及時發現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為安全生產形勢平穩提供有力保障。并請各地區迅速將事故警示信息傳遞給有關企業。
5月3日下午的消息顯示,山東省政府已成立由山東省應急廳、省工信廳、省公安廳、省總工會、省消防救援總隊和聊城市政府等部門和單位組成的中化集團聊城魯西雙氧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5·1”爆炸著火事故調查組。
官方表示,調查組將按照“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原則和“四不放過”要求,查明事故發生經過、原因、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等情況,認定事故性質和責任,提出對有關責任單位、責任人員處理建議和事故防范整改措施。目前,事故調查工作已全面展開,調查處理結果將及時公布。
涉事企業公告回應
作為本次事故的直接涉事企業,魯西化工于5月3日晚發布公告,事故基本情況顯示,5月1日8時36分,魯西化工全資子公司聊城魯西雙氧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雙氧水公司”)雙氧水裝置發生爆炸著火事故。當日12時20分,火情全部撲滅,泄漏已封堵完畢。
經環保部門監測,目前周邊大氣環境正常。為全面排查安全隱患,雙氧水裝置已于第一時間停運,關聯生產裝置已停車。經調查核實,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受傷、1人失聯。目前,失聯人員仍在全力搜救中。
魯西化工表示,事故發生后,地方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緊急調度應急、消防、公安、環保、醫療等部門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指揮處置。公司立即啟動應急預案,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主要領導趕赴現場指導救援工作,全面開展現場應急處置,全力搜救搶救受傷人員,防范發生次生災害,并做好善后處置工作,全力配合政府事故調查組對該事故進行調查。
資料顯示,雙氧水公司成立于2019年8月19日,產品主要為雙氧水,現有生產裝置7套,雙氧水產能40萬噸/年(折百),注冊資本為5.5億元,經營范圍包括:雙氧水的生產與銷售;化工新材料的科研與開發;鋼材、潤滑油、液壓油的購銷;以上經營范圍的進出口業務。
2022年,雙氧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92億元(其中對外銷售收入7.01億元,產品自用實現收入3.91億元),占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03.57億元的3.6%;雙氧水公司同期實現凈利潤-0.46億元。
魯西化工表示,本次事故造成的直接損失尚在統計中,公司已向承保財產一切險等險種的保險公司申報理賠。公司目前停產及關聯裝置涉及雙氧水、己內酰胺·尼龍6、多元醇裝置,具體復工時間待科學評估確定。公司其他生產裝置運行正常,根據深交所相關規定,公司預計不會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由于事故具體原因正在調查分析中,對公司生產經營構成的影響正在評估中。
魯西化工表示,公司將深刻吸取事故教訓,全力救治傷員,進一步加強公司生產安全環保管理,堅決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公司將根據本次事故的進展,按照相關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同時,公司向事故罹難員工表示沉痛哀悼,向罹難員工家屬表示深切慰問,向受傷員工及其家庭深表歉意,對本次事故給員工及其家庭造成的傷害感到萬分痛心和愧疚,對此次事故產生的社會影響深表歉意。
曾強調重視安全生產
記者注意到,魯西化工2022年報中曾披露2023年經營計劃,其中多處涉及安全生產內容。公司表示,將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二、效益第三”的理念不動搖,深入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三管三必須”,有效運行中國中化“FORUS”體系,持續運行、改進《魯西安全標準化實施規范》,提高系統性安全管理水平實現提標提級。
同時,強化研發設計、選型、制造安裝等本質安全管理,抓好工藝安全、設備安全、作業安全等工作,處理好安全、環保、節能三者之間的關系,確保本質安全。
魯西化工還曾提示安全環保風險,特別是公司生產的部分化工產品為危險化學品,涉及生產、儲存、灌裝、運輸等環節,存在一定的安全環保風險。國家對安全環保的監管力度逐漸增大,對化工企業的安全環保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應對措施方面,魯西化工此前提出,安全環保是企業發展的命根子,將認真把握企業總體安全觀,堅持安全發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開展HSE領導力提升行動,建立并發揮安全分委會的作用,加強班組建設,推進“五懂五會五能”,夯實基層基礎基本功;開展“智能工廠+智慧HSE”建設,優化智慧化工平臺,拓展APC先進控制系統應用。
此外,魯西化工還提到,將深入推進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提高環保管控標準,強化源頭控制,高標準建設運行環保設施,確保良好運行,持續抓好生產運行、產品儲存灌裝、銷售運輸等環節的本質安全管理。
資料顯示,魯西化工所處的行業為化工新材料、基礎化工。主要產品有聚碳酸酯、雙氧水、己內酰胺、尼龍6、有機硅、甲酸、多元醇、甲烷氯化物、甲胺、DMF等。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5.8億元,凈利潤3.2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14%和75.6%。魯西化工披露的經營計劃顯示,今年公司主要產品生產目標為1050萬噸。
針對行業形勢,魯西化工判斷稱,2023年,成本端對化工品價格的影響將減弱,需求有望回暖,但供應仍處于產能投放周期,加之外部環境不容樂觀,供需矛盾壓力仍較大,預計需求復蘇不足以支撐價格持續上漲,但成本壓力的緩解,化工企業開工率和經營效益有望邊際改善。
談及發展戰略,魯西化工表示,公司將進一步完善化工產業和化工工程產業規劃,加快產業升級和布局優化,加快延鏈、補鏈、強鏈,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形成高端化工新材料核心產業,做大做強高端化工工程產業。著力探索發展新領域和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新模式,不斷發展高精深、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低能耗產品。
目前,魯西化工正推動對魯西集團的吸收合并,4月底的公告顯示,魯西化工已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批復文件,同意魯西化工以新增5.01億股股份吸收合并魯西集團的注冊申請。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魯西集團直接持有魯西化工25.64%股份。魯西化工表示,本次吸收合并交易能夠減少持股層級,提升決策效率;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優化國資布局結構調整;有利于魯西化工資產的統一、完整;同時,減少公司內部關聯交易,增強上市公司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