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牛股繼續瘋漲的風險是否值得一冒?
2月21日,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湖北宜化)股價繼續低開低走,盤中一度跌幅接近4%。截至當日收盤,其股價為19.66元,下跌1.85%,總市值176.52億元。上個交易日,湖北宜化下跌4.07%,換手率10.63%,主力資金凈流出3.83億元,游資資金凈流出3.16億元,散戶資金凈流入2.53億元。
消息面,不久前湖北宜化公布了2021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21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億元-1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195.39%-1368.11%;基本每股收益1.671元-1.893元。公司稱,2021年度,公司經營態勢良好,生產裝置負荷水平高位穩定運行,主導產品市場價格大幅上漲。
本能的問題是,業績預告大幅飆升,股價會產生聯動嗎?
公開資料顯示,湖北宜化的前身是始建于1977年的湖北宜昌地區化工廠。1992年,作為中國第一批股份制規范化改制試點企業之一,改制為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8月,在深交所上市,被譽“中國氮肥第一股”,每股發行價5.9元。
近五年來,湖北宜化的業績并不太好。其財報顯示,2016年,湖北宜化凈利潤為-12.49億元,同比大跌-3629.91%;2017年更是巨虧了50.91億元。2018年開始其扭虧為盈,當年凈利潤為2.69億元。到2020年,其凈利潤都實現了1個多億的盈利,但盈利呈現逐步走低的態勢,同比再度回到負增長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湖北宜化從2016年到2020年其扣非凈利潤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但到2021年三季度,其扣非凈利潤近五年首次盈利了13.2億元。
非止如此。2021年一季度,湖北宜化的凈利潤同比突然從負的兩位數變成了正的三位數飆升,并持續加速到三季度變成了四位數增長。
主要原因是,2021年前三季度化肥原料價格大漲,為肥料產品價格提供了強有力支撐,上市公司也普遍將利潤增長的原因歸結為產品價格以及毛利率的增長。尤其是,國際化肥價格隨著大宗商品價格一路水漲船高,導致部分國內化肥企業外銷利潤大幅增加。
更猛的是,2021年6月湖北宜化旗下一家子公司因資不抵債而申請破產,但適逢鋰電池迅猛發展,從而帶動上游磷資源的需求擴張,公司主營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后更與鋰電池巨頭寧德時代成功簽署合作,一時間“黑天鵝”湖北宜化也被市場冠上了“磷化工龍頭”等名號,股價飆升。
從2021年1月14日的2.75元,也是當年的最低價開始,湖北宜化股價一路狂飆。到當年11月1日,股價已經摸高至35元,10個月上漲了近12倍。是2021年名副其實的大牛股。
之后,湖北宜化股價開始高位回落。到2022年1月28日,其股價已經跌至16.34元。這個位置也是2021年9月底10月初的底部區域。目前,股價處于短線反彈階段,反彈的第一上限或在2021年11月初到12月初箱體震蕩的下沿位置。
為什么說反彈的第一上限在這個區域?
雖然說,2021年業績大幅飆升,但僅從2021年四季度來看,湖北宜化的凈利潤較三季度是出現了斷崖式下跌——2021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為14.87億元,三季度的凈利潤為7.62億元。而從最新披露的2021年業績預告來看,公司全年凈利潤為15億元-17億元,這意味著公司四季度的凈利潤在0.13億元-2.13億元之間,環比大幅下滑。
湖北宜化表示,由于其原55萬噸氨醇裝置改造項目位于長江岸線1km內,按政策規定,需要搬遷至新址,2021年期末公司對原項目全面清理,對其不可收回部分投資進行評估并計提減值準備。同時,公司對長期資產進行清理,并計提減值準備。因此,公司四季度單季度凈利潤較三季度有大幅下降。
問題在于,鋰電概念已經被市場熱炒,而從2022年起,化肥的價格會發生轉變,或許會面臨持續走低,在這兩方面不利因素下,湖北宜化這類化工企業業績還會持續大幅飆升嗎?
更何況,股市中一旦翻倍或者翻幾倍的股票,往往要調整很長時間。湖北宜化會是例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