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之所以被稱為“工業血液”,絕不僅僅是作為燃料而存在。要知道,石油產品可以加工出超過5000種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比如經久耐用的滌綸、尼綸、腈綸等合成纖維、苯胺染料、化肥等等。
眾多企業依托石油產業鏈,誕生了不少的發展神話,像恒力石化(SH:600346)是最成功的代表之一。
從2016年借殼上市至今,在短短6年間,恒力石化從200億元左右的中等市值公司已成長為市值超1500億元的“巨型航母”。
根據恒力石化披露的2021年年報,去年營業收入1979.7億元,同比增長29.9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5.31億元,同比增長15.37%。
在去年煤炭和原油進價分別同比上漲67.51%、50.62%的背景下,公司營收與盈利規模仍創新高,凸顯了在上游原料寬幅波動環境下的持續穩定盈利能力。更要看到的是,恒力石化近兩年對新材料項目的持續巨大投入,屆時產能釋放將持續貢獻業績增量,有望迎來“二次騰飛”。
深挖護城河:上下游一體化,協同效應不斷加強
恒力石化作為國內民企石化巨頭,沿著產業鏈從一根絲、一卷膜走到一滴油,從市場終端走到了產業鏈的前端,也是國內最早、最快實施聚酯新材料全產業鏈戰略發展的行業領軍企業。
在現階段,恒力石化已實現了“原油-芳烴、烯烴-PTA、乙二醇-聚酯新材料”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發展格局。
不言而喻的是,化工全產業鏈的發展格局意味著“重資產”的特質。畢竟,在原油產業鏈賽道中競爭,要想掌握足夠的話語權,產能與規模是至關重要的。
目前,在上游方面,恒力石化擁有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配套450萬噸PX(對二甲苯)產能;中游方面,擁有PTA(精對苯二甲酸)產能1160萬噸,為全球單體最大的PTA工廠。下游方面,恒力石化的產品種類比較豐富,比如滌綸民用長絲、工業長絲、聚酯切片、工程塑料、聚酯薄膜、PBAT等等。
就發展而言,恒力石化一方面通過做大和完善中上游產業布局,進一步擴大高端化工原材料的業務支撐和發展壁壘作用,使得全產業鏈發展的基礎越來越寬,為下游產業拓展預留空間路徑;另一方面,通過做精和強化下游,推動技術研發線路越來越精,獨門絕技、拳頭產品和專業領域越來越多,實現從原料到工藝到市場的高效滲透與深度鏈接。
值得一提的是,恒力石化已經形成一支包括煉化、石化、高分子材料、化纖工程、紡織工程、電氣工程等多學科、多專業的科技攻關團隊,科技研發能力領先于國內同行。
背靠“重資產”的發展邏輯,但恒力石化2021年資產負債率下降至72.75%,已連續三年下降,經營活動現金流為186.70億元,保持在優秀水平。
所以,產業鏈涉足全面且相互照應、重資產投入,財務健康乃至生產工藝復雜等要素均組成了恒力石化自身獨特的護城河。在未來的發展中可以預見,隨著新舊產能替換和市場競爭,化工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恒力石化作為龍頭公司,在行業競爭中已經占有先機,更容易跨越市場周期,得到長久回報。
新增長曲線:下游需求強勁,產品市場前景向好
恒力石化的主營產品為PX(對二甲苯),這種材料是重要的芳烴產品之一,用途廣泛,主要用于生產滌綸纖維、聚酯容器、涂料、染料等。
就市場前景而言,隨著紡織業的高速發展以及下游聚酯和中游PTA的快速擴張,我國對PX的需求仍很旺盛。不過有數據顯示,雖然需求量大,但近幾年我國對進口PX依存度在降低,這也就意味著國內PX產能的釋放在加快。
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國內PX產量分別為1123萬噸、1477萬噸和2046萬噸,增速分別約為16.34%、31.49%和39.15%。若按這個速度,國內PX產量有可能在數年內解決對外依存的問題,最終行業會進入飽和競爭。
至此便可以預想到,在未來幾年恒力石化在PX上的產能還可以被市場容納,但長期而言,則可能會存在一定的發展瓶頸。所以,開辟第二增長曲線對于恒力石化來說至關重要。
對此,其選擇的是化工新材料賽道。
在過去的2021年,恒力石化新投資300億元啟動建設包括年產80萬噸功能性聚酯薄膜、功能性塑料項目,45萬噸PBS類生物降解塑料項目,150萬噸/年綠色多功能紡織新材料項目,30萬噸己二酸化工新材料配套項目和16億平鋰電隔膜項目。
今年1月26日,恒力石化再公告160萬噸/年高性能樹脂及新材料項目和年產260萬噸高性能聚酯工程。項目涉及環氧乙烷、聚碳酸酯、ABS、乙醇胺、PTMEG等產品。這兩大項目總投資合計約240億元,項目達產達效后,預計合計實現年均稅后凈利潤為77億元,項目稅后總投資收益率高達32%。
其中,電子級DMC 、聚碳酸酯、ABS等產品終端需求增量主要來自于新能源新材料市場,在全球“雙碳”政策推進下,終端需求有望持續維持高景氣。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正值東風,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352萬輛,同比增長158%。而恒力石化的電子級DMC作為電解液溶液,將受下游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驅動,需求不斷提升。
此外,聚碳酸酯作為具有良好透明性的熱塑性工程塑料,亦受益于下游電子電器、建筑和汽車領域的快速發展。
顯而易見的是,與布局單一環節的新能源材料企業相比,恒力石化全產業鏈一體化布局具備明顯的成本優勢及綜合競爭力。
員工持股與公司利益綁定 發展前景獲認可
今年3月,恒力石化再次啟動大規模員工持股計劃,資金總額上限為73.8億元。除了該員工持股計劃,恒力石化同時還披露了控股股東及其下屬企業相關員工購買公司股票的計劃,上限為不超過24.8億元,兩項相加,兩個計劃的總規模近百億元。
兩個持股計劃上至公司高管、下至在公司連續工作滿1年(含)以上普通員工,包括退休及返聘人員、相關企業的員工,都納入進來,這意味著更大范圍地將公司利益與員工深度綁定,可以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不僅如此,背靠去年強大的業績實力,也讓恒力石化在資本市場的底氣十足。近期,恒力石化接連幾筆重金股票回購,吸引了多家券商研究機構給出積極看好的正面評價和買入評級。
光大證券認為,“恒力石化在建項目儲備充足,具備高成長性,充足的在建項目投產后將持續貢獻業績增量。”
此外表示,在“碳中和”背景下,公司正處于加速向下游高附加值領域延伸的階段,恒力石化作為民營大煉化龍頭,自身原有業務的業績表現有望持續亮眼,同時下游產業鏈的完善布局也將帶來可觀的業績增量并降低業績波動性,未來依舊具備較高成長性。
中泰證券、開源證券等多家券商在最新的年報點評里也紛紛看好公司,認為背靠大煉化向下游持續延伸,具備長久的發展動力和成長動能。
(圖片來源:veer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