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7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主持的“鄉村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與集成應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特色糧油果蔬作物特征品質分析與特征標準研究”項目啟動會在京召開。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張松梅副主任、王峻處長,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楊琴副處長,中國農科院科局張軍民副局長、莊嚴處長出席會議。南開大學王碩教授、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王喆研究員、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主任金發忠研究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譚斌研究員和北京工商大學王靜教授組成咨詢專家組,項目負責人王鳳忠研究員,中國農科院油料所、湖南農業大學、廣東農科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所、中國農科院質標所等課題承擔單位進行匯報。中國農科院加工所康威書記、張德權副所長、范蓓所長助理參加會議。
張松梅表示,項目團隊要切實發揮各方主體責任,杜絕重項目申報輕過程管理、重自身課題輕組織協調、重指南指標輕應用場景、重組織申報輕成果推廣的“四重四輕”現象,要堅持把解決關鍵科學問題、突破核心關鍵技術、產生重大經濟效益作為項目主要目標。楊琴建議,項目要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注重技術研發的創新度、與企業研發的關聯度和產業發展的協同度,要確保科研項目的研發目標體現產業重大需求,要在產業發展試驗示范區域落地,項目專家要成為指導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張軍民希望項目承擔單位和參與單位要統一思路、明確任務,充分發揮科研經費作用,確保項目順利開展。康威表示,加工所將進一步強化項目前瞻性布局,做好項目全程管理,為項目順利執行提供全方位保障。
“特色糧油果蔬作物特征品質分析與特征標準研究”是中國農科院加工所在“十四五”期間重點布局的科研任務之一。項目圍繞“三區三州”等脫貧地區產業發展重大需求,針對青稞、雜豆、山藥等特色雜糧,油菜等特色油料作物,黃花菜、高山蔬菜等特色蔬菜以及杧果、柑橘等特色水果特質性成分和形成機制不清、儲運加工變化規律不明確、特征品質評價技術和標準匱乏的問題,通過開展多維品質和時空品質評價研究,解析特色作物和果蔬等主要特質性成分形成機理及其與環境、加工因素互作機制,創建品質保持與提升的全產業鏈關鍵技術體系,構建品質指紋圖譜數據庫、特征品質評價與保持技術及標準體系,并集成應用示范,建立產學研融合創新聯合體,扶植壯大特色產業龍頭企業,以有效解決“增產不增收、優質不優價”的產業難題,全力支撐保障“三區三州”等脫貧地區鄉村產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