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抽檢477批次食品,其中檢出7批次不合格食品。主要是農藥殘留超標、質量指標不達標、微生物污染、重金屬超標等問題。
2批次食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的問題
2批次食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的問題,分別為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上都鎮老六生鮮大賣場銷售的盒裝獼猴桃,氯吡脲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宏枝蔬菜經銷部銷售的韭菜,腐霉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氯吡脲是一種新型高效植物生長調節劑,即化學合成的植物膨大劑,收獲前需要有一段時間的休藥期。獼猴桃樣品中檢出氯吡脲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在將近采收的獼猴桃樹上不當使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氯吡脲在獼猴桃中最大殘留限量為0.05mg/kg。
腐霉利是一種低毒內吸性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雙重作用。主要用于蔬菜及果樹灰霉病的防治。《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2mg/kg。韭菜中腐霉利超標的原因,可能是菜農對使用農藥的安全間隔期不了解,從而違規使用農藥。
2批次皮皮蝦檢出重金屬超標的問題
2批次皮皮蝦檢出重金屬超標的問題,分別為呼和浩特市賽罕區亮花水產經銷部銷售的小皮皮蝦,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呼和浩特市賽罕區亮花水產經銷部銷售的大皮皮蝦,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鎘是最常見的重金屬元素污染物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規定,鎘在鮮、凍水產甲殼類動物中的限量值為0.5mg/kg。梭子蟹、皮皮蝦中鎘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其養殖過程中富集環境中的鎘元素。鎘對人體具有慢性蓄積性的危害,長期攝入鎘含量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腎臟和骨骼損傷等健康危害。
2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的問題
2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的問題,分別為呼和浩特市內蒙古麥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的、林西縣五香食品廠生產的老醬油,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呼和浩特市新城區開天花園超市銷售的、呼和浩特市威力發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黃油主食面包,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用以反映食品的衛生狀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醬油》(GB 2717—2018)中規定,醬油一個樣品中菌落總數的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5×104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5×103CFU/g。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初始菌落數較高;也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格;還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霉菌是常見的真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產品受霉菌污染后會腐敗變質,失去食用價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糕點、面包》(GB 7099)中規定,糕點中檢測結果不超過150CFU/g。糕點中霉菌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裝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格;還可能與產品儲運條件控制不當有關。
此外,還有1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不達標的問題,為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劍軍食品經銷部銷售的、內蒙古片兒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晨翠蒙麥餅,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令呼和浩特市、包頭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等地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核查處置,查清產品流向,督促企業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及時將企業采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并向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報告。
不合格產品信息
相關報道:內蒙古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477批次食品抽檢情況的通告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
(文/云推小編)
打賞
免責聲明
- ?
- 本文為云推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云推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lfxiangjie.com/news/show-10603.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0 條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