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始終依托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腳踏實地,以強化茶葉品牌打造、強化茶葉品質打造、強化茶葉質量安全、強化出品帶動等四個措施,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強化茶葉品牌打造
創新承辦好貴州茶產業博覽會,切實加強遵義茶品牌的宣傳推介,進一步提升品牌的影響力。2021年10月,在第十七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開幕式暨2021中國茶業品牌盛典上,中國茶業流通協會發布了“2021中國茶葉行業年度調查結果”,年度百強企業及百強縣域名單出爐,湄潭縣蟬聯“全國茶業百強縣”榜首,鳳岡縣、正安縣、余慶縣榜上有名。先后打造遵義紅、湄潭翠芽、鳳岡鋅硒茶、正安白茶等7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遵義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和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授予“中國高品質綠茶產區”“中國茶葉出口最具競爭力產區”等稱號,進一步提升遵義茶的知名度。
二、強化茶葉品質打造 加快立體生態茶園基地建設、產業融合發展茶園基地建設、出口茶園基地建設,通過全面實施綠色防控技術、推廣優質茶葉專用肥、加強茶園投入品監管和宣傳等技術措施,依靠北緯27度茶樹生長的理想環境,加上土壤潔凈無污染,富含鋅、硒、鍶等微量元素,全力打造遵義茶“嫩、鮮、香、濃、醇”的品質特征,依托“高海拔、低緯度、多云霧、無污染”盛產好茶的資源稟賦,推動茶葉高質量發展。 三、強化茶葉質量安全 遵義堅持把茶葉質量安全作為茶產業的生命線,堅持“寧要草、不要草甘膦”,大力推廣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守護“干凈黔茶”理念深入人心。2022年3月,湄潭縣人民法院茶產業環境保護法庭成立,集中審理涉及茶產業環境資源要素的各類案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探索用最嚴密的法治為茶葉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四、強化出口帶動 遵義精準服務出口企業,努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強化主體培育,推進茶園標準化創建,茶葉出口備案基地建設,截至目前,遵義市獲得國家級茶葉標準化示范區2個、省級茶葉標準化示范區8個,大力推動茶葉出口高質量發展。2021年,面對國際形勢嚴峻復雜和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遵義茶葉出口異軍突起,遵義海關檢驗檢疫出口茶葉5600噸,占全省茶葉出口量的九成以上,出口茶葉單價居全國第一,遵義已成為全省茶葉出口第一大市。 下一步,遵義市將實施品牌提升工程、市場拓展工程、加工升級工程、出口茶培育工程、茶文旅提升工程、基礎夯實工程,全力推動遵義茶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力爭200萬畝茶園全部投產,茶葉總產量達20萬噸、總產值達200億元,茶業綜合產值達500億元以上。培育帶動3000家以上加工企業,加工能力達到25萬噸以上。
二、強化茶葉品質打造 加快立體生態茶園基地建設、產業融合發展茶園基地建設、出口茶園基地建設,通過全面實施綠色防控技術、推廣優質茶葉專用肥、加強茶園投入品監管和宣傳等技術措施,依靠北緯27度茶樹生長的理想環境,加上土壤潔凈無污染,富含鋅、硒、鍶等微量元素,全力打造遵義茶“嫩、鮮、香、濃、醇”的品質特征,依托“高海拔、低緯度、多云霧、無污染”盛產好茶的資源稟賦,推動茶葉高質量發展。 三、強化茶葉質量安全 遵義堅持把茶葉質量安全作為茶產業的生命線,堅持“寧要草、不要草甘膦”,大力推廣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守護“干凈黔茶”理念深入人心。2022年3月,湄潭縣人民法院茶產業環境保護法庭成立,集中審理涉及茶產業環境資源要素的各類案件,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探索用最嚴密的法治為茶葉安全提供法治保障。 四、強化出口帶動 遵義精準服務出口企業,努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強化主體培育,推進茶園標準化創建,茶葉出口備案基地建設,截至目前,遵義市獲得國家級茶葉標準化示范區2個、省級茶葉標準化示范區8個,大力推動茶葉出口高質量發展。2021年,面對國際形勢嚴峻復雜和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遵義茶葉出口異軍突起,遵義海關檢驗檢疫出口茶葉5600噸,占全省茶葉出口量的九成以上,出口茶葉單價居全國第一,遵義已成為全省茶葉出口第一大市。 下一步,遵義市將實施品牌提升工程、市場拓展工程、加工升級工程、出口茶培育工程、茶文旅提升工程、基礎夯實工程,全力推動遵義茶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力爭200萬畝茶園全部投產,茶葉總產量達20萬噸、總產值達200億元,茶業綜合產值達500億元以上。培育帶動3000家以上加工企業,加工能力達到25萬噸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