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謝晶教授團隊在食品領域頂級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中科院1區)發表封面文章,題為《Response to Cold Adaption in Acinetobacterjohnsonii XY27 from Spoiled Bigeye Tuna (Thunnus obesus): MembraneProtein Composition and Protein Biomarker Identification by Proteomics》的研究論文。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食品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食品易受微生物的侵染,發生腐敗。即使在冷鏈物流運輸過程中,仍有腐敗現象發生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針對食品冷鏈物流運輸過程中出現的海產品保鮮的重點、難點問題,謝晶教授團隊長期致力于食品腐敗菌、食品冷藏鏈、水產品加工與貯藏、水產品品質控制等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最新研究成果主要圍繞在實際冷鏈物流過程中水產品優勢腐敗菌的適冷機制展開。本研究利用蛋白組、流式細胞儀、GC-MS等技術,解析金槍魚主要優勢腐敗菌約氏不動桿菌在低溫脅迫的條件下膜蛋白、脂肪酸組成、能力代謝等變化;明確了約氏不動桿菌的主要膜蛋白標記物,揭示了主要膜蛋白參與調控約氏不動桿菌的適冷機制,為有效控制水產品腐敗菌在冷鏈物流過程中生長代謝提供了理論依據。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1972142)資助。
(供稿:食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