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9月8日,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了2022年第23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抽檢的餐飲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糕點、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5大類食品404批次樣品中,有2批次檢出不合格,分別來自餐飲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
其中1批次不合格樣品為:天津市紅橋區云彬大碗麻辣燙店的碗檢出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合格。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即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洗衣粉、洗潔精、洗衣液、肥皂等洗滌劑的主要成分,其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磺酸鈉,是一種低毒物質,在消毒企業中廣泛使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中規定,采用化學消毒法的餐(飲)具的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應不得檢出。餐(飲)具中檢出陰離子合成洗滌劑,可能是部分單位使用的洗滌劑不合格或使用量過大,未經足夠量清水沖洗或餐具漂洗池內清洗用水重復使用或餐具數量多,造成交叉污染,進而殘存在餐(飲)具中。
還有1批次為:天津市北辰區龍潤發超市銷售的標稱天津市靜海區津華旺炒貨廠(普通合伙)生產的五香濕瓜子檢出酸價(以脂肪計)不合格。
酸價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的酸敗程度,油脂酸敗產生的醛、酮類化合物長期攝入會對健康有一定影響。一般情況下,酸價超標的食品,消費者在食用過程中能明顯辨別出哈喇等異味,需避免食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中規定,堅果與籽類食品中酸價最大限量值為3mg/g。造成酸價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產品儲藏條件不當,特別是存貯溫度較高時易導致食品中的脂肪氧化酸敗。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樣品,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已要求相關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執法部門及時對不合格食品及其生產經營者依法查處,進一步督促企業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切實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控制風險,并將相關情況記入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記錄。相關查處情況按管理權限依法依規公開。
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2022年第23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不合格樣品信息
食品抽檢不合格-餐飲食品.xls 食品抽檢不合格-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xls
相關報道: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2022年第23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
食品抽檢不合格-餐飲食品.xls 食品抽檢不合格-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xls
相關報道: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2022年第23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
(文/云推小編)
打賞
免責聲明
- ?
- 本文為云推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云推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lfxiangjie.com/news/show-12181.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0 條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