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零食兒童奶酪棒一直深受小朋友喜愛。家長們也很關注奶酪棒的營養價值和食品安全,如何選擇一款品質好的奶酪棒,下面我們一起走進海關實驗室,了解一下奶酪的實驗室檢測吧!
什么是“奶酪”
“奶酪”也稱“干酪”
一般分為兩大類:干酪和再制干酪。
干酪:成熟或未成熟的軟質、半硬質、硬質或特硬質、可有包衣的乳制品,其中乳清蛋白/酪蛋白的比例不超過牛(或其他奶畜)乳中的相應比例(乳清干酪除外)。包括成熟干酪、霉菌成熟干酪、未成熟干酪(包括新鮮干酪)。
再制干酪:以干酪(比例大于15%)為主要原料,加入乳化鹽,添加或不添加其它原料,經加熱、攪拌、乳化等工藝制成的產品。
市面常見的兒童零食奶酪棒多為再制干酪
“奶酪”的實驗室檢測
常見微生物的檢測 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在加工操作中存活,最適繁殖溫度為37℃,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據統計在世界各國的種類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嬰幼兒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更容易感染沙門氏菌。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21)要求,沙門氏菌不得檢出。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可在冷藏溫度4℃下生長,稱為冰箱的隱形殺手,是冷藏食品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能在各種干酪中存活增殖。感染后可表現為敗血癥、腦膜炎等嚴重疾病。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21)要求,干酪、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不得檢出。 常見理化指標的檢測 納他霉素是一種防腐劑,防止酵母和霉菌引起的變質,延長食品的保質期。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中規定,干酪和再制干酪中納他霉素的最大使用量為0.3g/kg。 黃曲霉毒素M1具有劇毒性和強致癌性,由于可能誘發肝癌,被世界衛生組織癌癥研究機構列為一類致癌物,動物乳及乳制品中黃曲霉毒素M1的污染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1-2017)中規定,乳及乳制品中最大使用量為0.5µg/kg。 如何讀懂“奶酪”的食品標簽 看產品類型。干酪蛋白含量高于再制干酪,營養價值高,但從口感來看,再制干酪添加了糖、香精等,更受小朋友喜愛。 看配料表。根據干酪和再制干酪的定義也可以判斷產品類型,圖1配料表以乳為主要原料,為干酪,圖2配料表以干酪為主要原料,為再制干酪,而且該產品的干酪含量在55%以上,含量較高。 配料應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過 2%的配料可以不按遞減順序排列。也就是說越排在前面的含量越高。根據配料表的遞減原則,可以看出圖2的配料干酪含量優于圖3。 看營養成分表。干酪和再制干酪主要營養價值在于優質蛋白質和豐富的鈣;但再制干酪及部分干酪在制作過程中,都有添加鹽(氯化鈉)成分,過量攝入鈉會增加小朋友的肝腎負擔,因此鈉的含量也要注意;鈣鈉比(含鈣量/含鈉量)也可以幫助我們來判斷一款奶酪含鈣、鈉的具體情況,選擇鈣鈉比超過1的產品,既能補鈣,又避免攝入過多的鈉。讀懂營養成分表可以幫助我們選擇品質好的產品。 圖4和圖5相比,每100克奶酪中蛋白質含量和鈣含量圖4高于圖5,鈉含量圖4低于圖5,圖4的鈣鈉比(2.88)大于圖5的鈣鈉比(1.34),綜合比較,圖4產品優于圖5。 海關監管要求 ■ 進口干酪、再制干酪等乳品需來自準入國家,其境外生產企業應當獲得海關總署注冊,且進口產品與注冊類別相符(名單可在海關總署門戶網站查詢)。 ■ 境外生產企業注冊需按照《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管理規定》(海關總署第248號令)和《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海關總署第249號令)要求執行。另外其境外出口商或者代理商應向海關總署備案。 ■ 海關審核進口乳品出口國家或者地區政府主管部門出具的衛生證書或電子證書信息,衛生證書樣本應當經海關總署確認。 ■ 海關審核進口乳品檢測報告,根據海關總署2021年第50號公告,2021年7月5日起進口乳品檢測報告實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申請人可自主選擇是否采用告知承諾替代檢測報告,企業可選擇適合自己的申報方式。 ■ 進口乳品需符合我國法律、行政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規定。特別提醒,進口乳品內、外包裝上應標注生產企業在華注冊編號或者所在國家(地區)主管當局批準的注冊編號。 ■ 進口乳品經海關合格評定合格的,準予進口。不合格的,由海關出具《檢驗檢疫處理通知書》,涉及安全、健康、環境保護項目不合格的,由海關書面通知乳品進口商責令其銷毀或者退運;其他項目不合格的,經技術處理符合合格評定要求的,方準進口。 供稿單位:深圳海關
“奶酪”的實驗室檢測
常見微生物的檢測 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可在加工操作中存活,最適繁殖溫度為37℃,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據統計在世界各國的種類細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門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嬰幼兒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更容易感染沙門氏菌。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21)要求,沙門氏菌不得檢出。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可在冷藏溫度4℃下生長,稱為冰箱的隱形殺手,是冷藏食品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能在各種干酪中存活增殖。感染后可表現為敗血癥、腦膜炎等嚴重疾病。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21)要求,干酪、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不得檢出。 常見理化指標的檢測 納他霉素是一種防腐劑,防止酵母和霉菌引起的變質,延長食品的保質期。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中規定,干酪和再制干酪中納他霉素的最大使用量為0.3g/kg。 黃曲霉毒素M1具有劇毒性和強致癌性,由于可能誘發肝癌,被世界衛生組織癌癥研究機構列為一類致癌物,動物乳及乳制品中黃曲霉毒素M1的污染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1-2017)中規定,乳及乳制品中最大使用量為0.5µg/kg。 如何讀懂“奶酪”的食品標簽 看產品類型。干酪蛋白含量高于再制干酪,營養價值高,但從口感來看,再制干酪添加了糖、香精等,更受小朋友喜愛。 看配料表。根據干酪和再制干酪的定義也可以判斷產品類型,圖1配料表以乳為主要原料,為干酪,圖2配料表以干酪為主要原料,為再制干酪,而且該產品的干酪含量在55%以上,含量較高。 配料應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時加入量的遞減順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過 2%的配料可以不按遞減順序排列。也就是說越排在前面的含量越高。根據配料表的遞減原則,可以看出圖2的配料干酪含量優于圖3。 看營養成分表。干酪和再制干酪主要營養價值在于優質蛋白質和豐富的鈣;但再制干酪及部分干酪在制作過程中,都有添加鹽(氯化鈉)成分,過量攝入鈉會增加小朋友的肝腎負擔,因此鈉的含量也要注意;鈣鈉比(含鈣量/含鈉量)也可以幫助我們來判斷一款奶酪含鈣、鈉的具體情況,選擇鈣鈉比超過1的產品,既能補鈣,又避免攝入過多的鈉。讀懂營養成分表可以幫助我們選擇品質好的產品。 圖4和圖5相比,每100克奶酪中蛋白質含量和鈣含量圖4高于圖5,鈉含量圖4低于圖5,圖4的鈣鈉比(2.88)大于圖5的鈣鈉比(1.34),綜合比較,圖4產品優于圖5。 海關監管要求 ■ 進口干酪、再制干酪等乳品需來自準入國家,其境外生產企業應當獲得海關總署注冊,且進口產品與注冊類別相符(名單可在海關總署門戶網站查詢)。 ■ 境外生產企業注冊需按照《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管理規定》(海關總署第248號令)和《進出口食品安全管理辦法》(海關總署第249號令)要求執行。另外其境外出口商或者代理商應向海關總署備案。 ■ 海關審核進口乳品出口國家或者地區政府主管部門出具的衛生證書或電子證書信息,衛生證書樣本應當經海關總署確認。 ■ 海關審核進口乳品檢測報告,根據海關總署2021年第50號公告,2021年7月5日起進口乳品檢測報告實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申請人可自主選擇是否采用告知承諾替代檢測報告,企業可選擇適合自己的申報方式。 ■ 進口乳品需符合我國法律、行政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規定。特別提醒,進口乳品內、外包裝上應標注生產企業在華注冊編號或者所在國家(地區)主管當局批準的注冊編號。 ■ 進口乳品經海關合格評定合格的,準予進口。不合格的,由海關出具《檢驗檢疫處理通知書》,涉及安全、健康、環境保護項目不合格的,由海關書面通知乳品進口商責令其銷毀或者退運;其他項目不合格的,經技術處理符合合格評定要求的,方準進口。 供稿單位:深圳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