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寧夏自治區中部干旱帶農業結構調整優化和持續健康發展,2021年起,在自治區重點研發計劃支持下,寧夏農林科學院固原分院等單位聯合承擔了“寧夏中部干旱帶特色豆類玉米高效節水種植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通過引進優新品種和旱作技術,完善和提升了我區旱作節水種植技術,促進了鄉村振興發展。
項目組在同心王團、西吉硝河等地引進示范玉米(糧、飼、鮮食)、高粱(釀酒、飼用)、豆類(綠豆、大豆、黑豆)、燕麥等作物品種111個,鑒選出適宜中部干旱帶的新優品種科貝692、強盛199、晉牧3號、晉牧4號、晉雜31號、并綠11號等18個;形成并示范旱地玉米壟膜溝植藝機一體化及精準施肥技術、玉米秸稈歸壟溝播抗旱藝機一體化技術,以及草畜糧一體化循環、玉米間作大豆、鮮食玉米間作鮮食大豆雙鮮采摘等模式,引進玉米間作豆類新種植機型2個,獲得實用新型專利3項;集成示范860畝,輻射推廣1600畝,培訓農民120人次。項目為我區中部干旱地區種植業結構優化和優勢特色作物種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借鑒。
近日,該項目順利通過了由自治區科技廳組織的專家現場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