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推進醬香型白酒發展、鞏固品類優勢、促進品牌建設、加強品質提升,10月3日,由中國酒業協會、江南大學、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發起的“莊園醬酒生態釀造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郎酒莊園召開。
出席會議的領導和嘉賓有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郎酒集團董事長汪俊林、副董事長汪博煒,四川輕化工工大學校長庹先國,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杜小威,四川中國白酒金三角酒業協會副秘書長楊濤,四川省釀酒協會秘書長劉俊升,瀘州市酒類行業協會會長沈才洪、副會長曹家春。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郭新光副總經理,源坤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鐘杰,權圖醬酒工作室首席專家權圖,中國酒業協會白酒技術創新戰略發展委員會副秘書長王旭亮。
到會的高校、科研合作單位還有: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鄭淼主任及團隊、中國農業大學韓北忠教授及團隊、北京工商大學輕工科學技術學院鄭福平書記及團隊、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吳群教授及團隊、天津科技大學副院長張翠英及團隊、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教授韓培杰及團隊、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果轉化中心楊周華主任及團隊、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劉念院長及團隊、四川大學科研院高德友部長及農產品加工研究院何強院長及團隊、四川輕化工大學黃丹教授及團隊、四川省農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倪先林主任及團隊。
到會的郎酒公司領導還有蔣英麗常務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沈毅副總經理、常務副總工程師,鄧皖玉副總工程師,程偉副總工程師,二郎廠公司副總經理王磊,瀘州廠公司副總經理、副總工程師卓毓崇,還有郎酒公司相關技術骨干們。
成立大會由杜小威副秘書長主持。
汪博煒副董事長首先代表郎酒股份公司致歡迎辭致辭。他對研究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賀和感謝,并進一步表示研究中心是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注重實效、共同發展為基礎的合作,必定會走出一條適合白酒行業的、具有示范意義的產學研協發展道路。
當前,白酒再次進入新一輪產業調整。這對白酒科技發展與突破創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白酒企業、行業協會、高校院所主動作為,充分利用“產學研協”各方資源合作共贏。會上,杜小威、徐巖、蔣英麗分別代表中國酒業協會、江南大學、郎酒集團三方共同簽署合作協議。
隨后,杜小威副秘書長宣讀了研究中心的章程賀研究中心成員聘任通知,并頒發了證書。
作為發起單位之一,徐巖副校長代表江南大學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標志著我國醬酒產業在引領中國白酒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發展邁向了一個新的臺階,是我國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面向未來,圍繞莊園醬酒的發展,“中心”將在以下三個方向做為重點。第一、打造國際化醬酒莊園。第二、推進醬酒制造的升級。第三、堅持綠色醬酒莊園建設。并將以此為平臺,用硬核技術促莊園醬酒發展,成為醬香行業高品質的標桿,繼續開創壯麗的新篇章。
汪俊林董事長代表郎酒股份公司表示,郎酒作為研究中心的企業方,將以郎酒莊園為載體和范本,為推動研究中心建設給予全方位的資源支持。相信研究中心的成立,也將反哺與推動郎酒再次迎來新的跨越發展。
會上,宋書玉理事長通過線上方式,以《不忘初心,共筑未來》為題,做總結性發言。他表示,今天,“莊園醬酒生態釀造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研究中心成立的初心和目標,是致力于構建基于消費者的、清晰的、有內涵的莊園醬酒品質表達標準體系。研究中心的組織架構是一個行業開放性平臺,區別于協會的白酒技術創新戰略發展委員會,實行“1+1+N”的組織模式,也就是由中國酒業協會牽頭、郎酒提供項目落地支撐,多家研究機構和學術機構共同參與的模式。“1+1+N”的組織模式使得未來可以有不同的組合方式,根據科研項目的提出,進行靈活多變地組合,本著原料、釀造、生態、貯存、酒體設計、消費體驗等,開展更加精細化的研究課題,更具廣泛性和針對性。
宋書玉理事長希望研究中心成立之后,可以發散性提出研究內容,依據討論結果確立年度計劃,使得每一年的研究計劃能夠實質有效地推進,有成果的體現。首先,發揮好“1+1”作用的同時,也要把“N”的作用發揮好,使項目的提出和運行能夠得到保障。其次,要逐步完善激勵機制,依據其實用性,也就是項目成果為企業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第三要依據其影響力,以在國內外產生的影響(比如獲得國家、行業“科技進步獎”等獎項)進行評估;四是要有前瞻性和可持續性,項目成果不僅作用于當下,對產業未來發展更具有引領價值。結合三方面作為重要的獎勵依據,為項目開展起到積極的激勵作用。
宋書玉理事長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研究中心在新時代的傳承與創新中,必將開創一片新的天地,綻放出新的光彩,為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