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熱科院環植所農業環境研究團隊在熱帶地區土壤重金屬吸附行為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首次報道了磷組分和鐵氧化物對熱帶地區土壤團聚體尺度Cd吸附性能的影響。該研究結果為熱區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風險精準評價及靶向控制提供了基礎理論依據。
土壤重金屬污染是全球關注的環境問題。當前熱帶地區土壤母質重金屬背景值高,污染問題凸出,已成為制約熱區農產品質量安全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鎘(Cd)是通過農產品暴露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大的重金屬元素,作物中Cd的累積受土壤Cd吸附特性的影響很大。本研究發現熱帶地區土壤對Cd的吸附與土壤團聚體尺寸無直接相關性,但團聚體中Cd的分布與鐵、磷元素分布具有較強的空間關聯性;非晶態鐵氧化物含量的增加有利于土壤團聚體對Cd的固持;腐殖質磷對Cd吸附的貢獻在小粒徑團聚體中大于大粒徑團聚體。該研究提示,提高非晶態鐵氧化物、腐殖質磷和可利用磷含量可能是提高熱帶地區土壤Cd固持能力、降低Cd活性的重要途徑。
該研究成果以“Phosphorus fractions and iron oxides responsible for the variations in the Cd retention capacity in tropical soil aggregates under different cropping patterns”為題發表于《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國熱科院環植所聯合培養碩士生韋登秀和魏超賢助理研究員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劉貝貝副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海南省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資助及農業農村部熱區綠色低碳重點實驗室、國家農業環境儋州觀測實驗站、海南省生態循環農業重點實驗室等平臺的支持。
論文全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2.13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