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Malus domestica Borkh.)是世界上重要的栽培果樹之一,品種眾多,果實營養豐富,素有“果王”之稱。蘋果“紅滿堂”系是由果樹研究所通過“舞美”蘋果和山定子雜交選育的果肉全紅的特色優良品種,其果實富含花青素類和黃酮醇類化合物,具有重要的開發利用和研究價值。
近日,園藝學院特色果樹研究團隊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JCR Q1,中科院JCR二區top,IF=6.627)在線發表題為Integrated metabolic, Transcriptomic and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Analyses Provide Novel Insights into theCompetition for Anthocyanins and Flavonols Biosynthesis during Fruit Ripening in Red Apple的文章。
該研究以紅肉型蘋果“紅滿堂”為試驗材料,利用代謝組、RNA-Seq和ATAC-Seq技術揭示了“紅滿堂”果實成熟過程中花青素類和黃酮醇類物質的生物合成競爭機制,為蘋果果實黃酮類化合物生物合成及調控機制研究奠定了基礎。園藝學院程春振副教授和研究生郭子微為共同第一作者,福建農林大學呂培濤教授和我校張建成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我校果樹研究所楊廷楨研究員、蔡華成副研究員、王騫副研究員參與了部分工作。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No. 2018YFD1000200)、山西果樹產業技術體系(2022)、山西農業大學高層次人才科研項目(2021XG010)、山西省優秀博士來晉工作獎勵資金科研項目(SXBYKY2022004)等項目資助。
歐李(Cerasus humilis)是我國特有灌木果樹資源,其果實色澤多樣、香味濃郁,富含多種天然活性成分,然而現有歐李品種果實酸度較高,低酸種質資源較少,選育低酸品種是歐李育種一直以來的重要目標之一。
園藝學院特色果樹研究團隊于9月初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發表了題為Organic acid metabolism in Chinese dwarf cherry [Cerasus humilis(Bge.) Sok.] is controlled by a complex gene regulatory network的文章。
該研究以歐李高酸品種“Nongda4”和低酸品種“DS-1”為試驗材料,通過比較高低酸品種果實有機酸動態發育規律、轉錄組測序及WGCNA分析,篩選出了歐李果實有機酸代謝相關關鍵基因,為歐李有機酸調控機制研究及歐李低酸品種選育奠定了基礎。園藝學院在讀博士郭彩珍為第一作者,穆霄鵬副教授和杜俊杰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山西農業大學學術恢復科研專項(2020xshf22)和山西農業大學生物育種工程(YZGC108)等項目資助。
相關文獻鏈接如下: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ls.2022.975356/full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ls.2022.982112/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