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歐洲魚類加工商和貿易商協會 (AIPCE-CEP) 的年度魚類報告,歐盟多年來對海產品進口的依賴度一直很高,自給自足水平在 2021 年降至歷史低點。
AIPCE 表示,由于歐盟漁獲量減少和英國退出歐盟,歐盟的海產品產量在 2021 年下降,自給率降至 35% 左右的歷史低點,而 10 年平均水平超過 42%。今年,歐盟的海產品自給率預計將進一步下降,降至 33%。
在 2021 年的 1250 萬噸總供應量中,進口占 900 萬噸,即 72%,而歐盟國內供應量下降至 350 萬噸。到 2022 年,AIPCE 預測總供應量將進一步下降 7%,至 1160 萬噸,進口和國內產量均下降。AIPCE 表示,盡管新冠的最壞影響似乎在歐洲有所緩解,但許多相關的供應鏈問題仍在無法恢復到之前的貿易條件。
由于俄烏沖突,伴隨著前所未有的能源和燃料價格上漲,這也影響了全球食品市場的其他原材料和投入成本。報告稱,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也使從俄羅斯采購海鮮變得更加困難,加工商可能面臨一段重大的不確定性,使規劃和投資決策進一步復雜化。他說,到 2022 年,加工商將面臨燃料價格、能源成本以及美元和歐元匯率上漲帶來的額外挑戰。
荷蘭魚類聯合會 (Visfederatie) 的漁業和貿易專家表示:“所有這些事情都會對采購原材料并將其運入歐盟進行加工和最終消費產生影響。”
報告稱,隨著越來越多的歐洲消費者從自然資源中尋找健康食品,海鮮行業的前景看好,但分析表明,外國進口對于滿足消費者需求至關重要。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白魚,尤其是阿拉斯加狹鱈,歐盟 100% 依賴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的供應。
歐盟在 2021 年對阿拉斯加狹鱈的總需求量以及進口量達到 808,000 噸。美國占總供應量的 38%,其次是中國,占 35%,俄羅斯占 25%。然而,AIPCE-CEP 表示,從中國進口的阿拉斯加狹鱈 95% 以上來自俄羅斯。
同樣,歐盟在鱈魚方面嚴重依賴其他國家,其 95% 的需求來自進口。2021 年,歐盟自己的鱈魚漁業僅占供應量的 5%,為 41,000 噸。其他 850,000 噸主要從挪威、冰島和俄羅斯進口。
隨著歐盟、英國和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的各種制裁,“你已經看到采購方面正在發生變化,”他說。但對于阿拉斯加狹鱈來說,除了俄羅斯以外,很難從其他國家采購。
盡管依賴進口,歐盟仍希望增加其國內產量以最大限度地增加海產品供應。“我們應該加大力度改善歐盟漁業和水產養殖的生產,因為我們需要這些原材料用于加工行業,同時還要考慮到全球海鮮進口競爭的加劇,”他說。
.xgxw p a{color:#0000FF;}
.xgxw{padding-left:40px;}
.xgxw h1{font-size:16px;margin:5px 0px;}
相關報道
歐盟食品快速預警系統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