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超市協會(Abras)一周之前發布的數據顯示,隨著通貨膨脹增加,民眾購買力的喪失,現在人們使用更便宜的動物蛋白來取代牛肉消費。
從疫情前的2019年至2021年期間,巴西人均牛肉消費量下降了9.2%。同期雞蛋消費上升了10.9%,豬肉(9.2%)和雞肉(6.5%)量也有所增長。
“這種情況可能與牛肉價格飆升有關。肉類價格普遍看漲,通貨膨脹率達到兩位數,消費者實際收入受到很多限制,因此做出了這種替代選擇。”Abras副總裁Marcio Milan分析說。
Marcio Milan表示,從菜單的變化來看,在疫情大流行的兩年間,年人均動物蛋白消費量增長了3.6%左右,從人均126.7公斤上漲到131.1公斤,統計包括牛肉、豬肉、雞肉、魚和雞蛋。“這表明,消費者并沒有因為疫情而停止消耗蛋白質,反而肉蛋類蛋白質的消費增加了。”
雞肉替代牛肉成為消費者的首選,消費增長6.5%,從2019年的42.8公斤增長為2021年的45.6公斤。豬肉也受到青睞,人均消費從15.3公斤躍升至16.7公斤,漲幅9.2%。人們對魚類的消費需求基本持平,由每人10.4公斤增加到10.5公斤。在這些替代肉類占領市場的同時,牛肉人均消費量從30.6公斤下降至27.8公斤,降幅達9.2%。
據圣保羅超市協會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肉類是消費者在11月的黑色星期五促銷活動中最想要在超市購買的商品之一。里約州超市協會也觀察到市場購買力正逐漸恢復的強勁動力。牛肉和牛奶也是政府救助福利上調至600雷亞爾后,消費者表示首先考慮采購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