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業生物安全的關鍵之一是養殖場環境。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新獸藥與免疫調控團隊揭示了奶牛養殖環境中的抗菌藥耐藥基因的分布規律,為有效遏制奶牛源耐藥性的傳播提供理論依據。相關研究發表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上。
我國奶牛養殖和奶業產量穩步提升,每年因奶牛養殖產生大量的糞污,其所含的耐藥基因和耐藥菌具有潛在向人類傳播的風險。該研究基于宏基因組學方法,以典型奶牛養殖場中的糞便、廢水和土壤為研究對象,發現奶牛養殖環境中的耐藥基因類型與奶牛常用抗菌藥類型相似,不同地點不同農場的相同環境樣本類型呈現出相似的耐藥性和微生物組特征。糞便是奶牛場環境中耐藥基因的主要來源,施用奶牛糞便或灌溉奶牛場廢水對農田土壤中耐藥基因分布有顯著影響。本研究為奶牛生產中合理使用抗菌藥以及合理進行糞污管理以減少奶牛源耐藥性的傳播提供了理論基礎,對奶牛養殖及其生物安全控制具有重要的意義。
該研究得到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等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3389/fmicb.2022.99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