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10月28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了近期抽檢的糧食加工品、食用油 (含油及其脂制品)、調味品、肉制品、乳制品、飲料、罐頭、冷凍飲品等26大類食品1164批次樣品抽檢結果,有28批次檢出不合格,涉及餐飲具、糕點、食用農產品、茶葉、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食糖。
8批次餐飲具檢出不合格
不合格食品中,有8批次餐飲具檢出不合格。其中,有6批次檢出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合格,分別為:晉江寶龍大酒店有限公司的飯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21日);晉江市安海鎮新琴小吃店的大湯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22日); 福州市晉安區福一餐飲店的調料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7月21日);福州市鼓樓區徐聰靈餐飲店的大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8月3日);福州市鼓樓區徐聰靈餐飲店的棕黃色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8月3日);邵武市順利菜館的杯子(消毒日期為2022年8月14日)。
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鈉,是一種低毒的化學物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 14934-2016)中規定,消毒餐(飲)具中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得檢出。消毒餐(飲)具中檢出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的原因,可能是用于清洗餐具的洗滌劑不符合標準;也可能是洗滌劑或消毒劑未徹底沖洗干凈等。
還有,福州市鼓樓區深海漁歌餐廳的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8月8日)檢出大腸菌群不合格。
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GB?14934-2016)中規定,消毒餐(飲)具中大腸菌群不得檢出。餐(飲)具中檢出大腸菌群的原因可能是餐具清洗、滅菌不徹底,或存放過程中污染等。
另外,泉州臺商投資區福合埠牛肉店的飯碗(消毒日期為2022年6月22日)檢出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合格、大腸菌群不合格。
4批次糕點檢出不合格
不合格食品中,有4批次糕點檢出不合格,分別為:標稱漳州市曼悅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6月19日生產的蔥香包(咸香肉絲味)檢出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合格、鈉不合格,銷售單位為泉州臺商投資區新東興便利店;標稱福建省漳州市好又來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6月1日生產的雞蛋布丁蛋糕(芝士味)檢出菌落總數不合格,銷售單位為華安縣福林商貿有限公司;標稱莆田市豪燦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4月10日生產的雪片糕檢出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合格,銷售單位為寧德市福萬佳超市有限公司;標稱福州佰麥隆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6月8日生產的五仁糕檢出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合格,銷售單位為莆田市涵江區惠民量販購物廣場(林柄店)。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GB 7099-2015)中規定,糕點中過氧化值(以脂肪計)的最大限量值為0.25g/100g。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也可能是原料儲存不當,導致脂肪過度氧化,使得終產品過氧化值超標。食用過氧化值超標的食品,可能導致腸胃不適、腹瀉等癥狀。
鈉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GB 28050-2011)中規定,鈉含量應不超過120%標示值。鈉不達標原因,可能是原輔料質量控制不嚴,食品原料本底含量不清等;也可能是生產加工環節控制不嚴,包括生產加工過程中攪拌不均勻、企業未按標簽明示值或企業標準的要求進行添加等。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GB 7099-2015)中規定,糕點中菌落總數,一個樣品的5次檢測結果均不超過105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104CFU/g。菌落總數超標說明個別企業可能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或者包裝容器清洗消毒不到位;還有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食用農產品檢出鎘、恩諾沙星等問題
不合格食品中,有12批次為食用農產品。其中,有4批次螃蟹檢出鎘(以Cd計)不合格,分別為:漳平市亞麗海鮮店銷售的梭子蟹(購進日期為2022年8月8日);漳平市陳子同海產品店銷售的大紅膏蟹(購進日期為2022年8月7日);福建永輝超市有限公司寧德古田名城超市銷售的公正蟹(購進日期為2022年5月29日);廈門市中閩百匯商業有限公司銷售的角蟹(冬蟹)(購進日期為2022年8月29日)。
鎘(以Cd計)是最常見的重金屬元素污染物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規定,鎘(以Cd計)在鮮、凍水產動物的甲殼類中限量為0.5mg/kg。鎘超標可能是水產品在養殖過程中對環境中鎘元素的富集。
還有,4批次食品檢出恩諾沙星不合格,分別為:福建永輝超市有限公司寧德市福安新華店銷售的草鱺(購進日期為2022年5月17日);漳平市小葉海鮮店銷售的牛蛙(購進日期為2022年8月8日);永定區富蘭水產品店銷售的泥鰍(購進日期為2022年8月30日);泉州市利得龍通達超市有限公司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公司銷售的白鯽魚(購進日期為2022年7月27日)。
恩諾沙星屬于喹諾酮類合成抗菌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恩諾沙星在魚的皮+肉和其他動物肌肉中最大殘留限量值均為100μg/kg。
另外,還有4批次不合格食品為:福州福寶宏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銷售的生姜(購進日期為2022年8月3日)檢出鉛(以Pb計)不合格;長汀縣老曾水產品經營部銷售的牛蛙(購進日期為2022年8月22日)檢出呋喃唑酮代謝物不合格;龍巖市惠潤貿易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的長豆角(購進日期為2022年5月27日)檢出克百威不合格;福建省食之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銷售的香蕉(購進日期為2022年9月5日)檢出吡蟲啉不合格。
茶葉檢出農藥殘留超標
不合格食品中,有2批次茶葉檢出農藥殘留超標,其中1批次為:標稱福鼎市張時芳茶業有限公司2021年8月20日生產的緊壓壽眉檢出草甘膦不合格,銷售單位為廈門市湖里區曉枝榮茶葉店。經屬地市場監管部門核實,認為該批次產品為假冒產品。
草甘膦是一種非選擇性、無殘留滅生性除草劑,對多年生根雜草非常有效,廣泛用于橡膠、桑、茶、果園及甘蔗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草甘膦在茶葉的最大殘留量不得超過1mg/kg。
另1批次為:標稱福鼎市柴頭山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2021年11月16日生產的稀白·滿當當(茶葉)檢出吡蟲啉不合格,銷售單位為石獅市思福茶葉店。
吡蟲啉屬內吸性殺蟲劑,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吡蟲啉在茶葉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5mg/kg。
除上述產品外,還有1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1批次食糖不合格,分別為:標稱泉州市豐澤區老兄弟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6月1日生產的裹衣花生(海苔味)檢出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合格,銷售單位為泉州市興源購物商場有限公司;標稱廈門千佶食品有限公司2022年2月12日生產的姜汁紅糖檢出總糖分不合格,銷售單位為漳州市薌城區犁田便利店。
針對抽檢不合格產品,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要求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對不合格產品生產經營者開展調查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督促生產經營者履行停止銷售、下架、召回和公告等法定義務,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2年第35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不合格樣品信息
大腸菌群||檢出||/50cm²||不得檢出
餐飲食品
第35期
2022.10.28
福建/國抽
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2.產品標簽明示出品商:福鼎稀白茶業有限公司;
3.產地: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
鈉||348||mg/100g||262.8
糕點
第35期
2022.10.28
福建/省抽
福建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
1.復檢機構為廈門海關技術中心;
2.產地:福建省漳州市
2.產地:福建省福州市
2.標稱生產企業為分裝商
2.供應商:珠海市粵越強水產有限公司;
3.被抽樣單位已索取該批次產品“一品一碼”追溯憑證
2.供應商:福州欣之晟水產有限公司;
3.被抽樣單位已索取該批次產品“一品一碼”追溯憑證
第35期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表
相關報道: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2年第35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
3.產地: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
2.產地:福建省漳州市
3.被抽樣單位已索取該批次產品“一品一碼”追溯憑證
3.被抽樣單位已索取該批次產品“一品一碼”追溯憑證
相關報道: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022年第35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
(文/云推小編)
打賞
免責聲明
- ?
- 本文為云推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云推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lfxiangjie.com/news/show-15028.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0 條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