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實大小是影響蘋果經濟效益和消費者選擇的重要因素。現行國家標準將果實大小作為蘋果分級的主要約束條件,以2021年9月山東齊魯農產品交易中心煙臺蘋果報價為例,紙袋富士80#以上果6.0~7.0元/kg,紙袋富士75#~80#果4.0元/kg,紙袋富士70#~75#果2.6元/kg,紙袋富士65#~70#果1.6元/kg。因此,蘋果果個越大,售價越高,越受消費者歡迎。
蘋果果個的發育 蘋果果個是由果實中細胞數量、細胞體積以及細胞之間的空隙來決定的,細胞的多少是果個發育的基礎。果實生長發育前期以細胞數量增加為主,果實生長發育后期以細胞體積的膨大為主。一個正常大小的蘋果約有5000萬個細胞組成,花后5周是果實細胞分裂的關鍵時期,坐果期的小幼果中約有200萬個細胞,經過數次細胞分裂,在花后15d細胞數量為蘋果細胞總數量的85%左右,花后5周細胞數量則達到峰值,細胞分裂基本停止,進入細胞膨大階段。有的蘋果擁有更多數量的細胞,有的蘋果擁有更大體積的細胞。凡是影響細胞分裂和膨大的因素都會影響果實大小的發育。 不同發育階段的蘋果果實 影響蘋果果個的因素
品種和砧木 蘋果果個首先主要取決于品種的遺傳特性,具有大果型遺傳潛力的品種更容易獲得較大的果實。不同品種的細胞數量和細胞大小存在差異。蜜脆、寒富、陸奧為大型果,紅富士、紅將軍、元帥系為中大型果,嘎拉為小型果,錦繡海棠、龍豐等則更小。不同砧木類型也影響蘋果果實的大小,研究表明,B9和M9T337矮化砧木嫁接蘋果果實較大,MAC9嫁接的果實則較小。 負載量 負載量是影響果實大小的重要因素,負載量多少與果個大小呈顯著的負相關。由于樹體吸收的養分和葉片制造的光合產物是有限的,留果太多,果實正常生長發育所需的養分供應不足,果個偏小;留果量少,則有更多的養分供給果實,果個偏大。 不同負載量的蘋果果實大小
環境條件 影響果實大小最重要的環境因素是溫度和光照。早春溫暖、陽光充足的年份果實更大,氣候涼爽、連綿陰雨的年份果實普遍偏小。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光照條件下,葉片制造的光合產物較多,供給果實的營養也越充分,容易生產大果。高溫、低溫和弱光都會影響營養物質的積累,進而影響果實細胞的分裂和膨大。水分也是影響果個大小的重要因子,適宜果個發育的土壤相對含水量為60%~80%,干旱和澇害都會影響果個。 樹體營養 樹體的貯藏營養水平主要影響果實發育前期細胞數量的增長,在葉片未發育完全之前,樹體萌芽、開花、展葉、抽枝、坐果所需要的營養主要靠上一年的貯藏營養,貯藏營養充足,容易長大果。樹體當年制造的同化產物主要影響果實發育后期細胞的膨大,樹體健壯、枝條壯實、葉片肥厚,則制造的光合產物充足,有利于果實細胞膨大,果實發育好,果個大。 結果多導致果個變小 整形修剪 良好的樹體結構和通風透光條件是生產大果的必要因素。樹體郁閉、營養生長過旺、結果枝軸過長、果臺副梢處理不當都會增加營養的無效消耗,進而影響果實的發育。良好的樹體結構、適宜的枝梢配置、合理的葉果比都容易生產較大的果實。
土肥水管理 土壤瘠薄、有機質含量低、土壤酸化或者鹽堿化均會導致蘋果樹養分吸收利用率低下,影響果實發育。施肥量不足、施肥比例不佳、偏施氮肥等不合理施肥會導致樹體營養虧缺或養分供應不平衡,進而影響果實細胞數量的增長和體積的膨大,果個偏小。 栽培管理不當導致的果個發育變小 病蟲害 生長季葉部病害、枝干病害和根部病害的發生都會影響光合同化產物的制造和無機營養的吸收和運轉。蘋果褐斑病、蘋果灰斑病、蘋果圓斑病、蘋果斑點落葉病、蘋果輪斑病、蘋果炭疽葉枯病等混合侵染均會導致樹體早期落葉,不僅影響當年果實的大小,也影響樹體秋季的貯藏營養水平,對翌年果實細胞數量產生不良影響。蘋果樹腐爛病、蘋果輪紋病、蘋果根腐病、根瘤等會導致樹勢衰弱、營養供給受阻,影響果實的發育。
增大果個的技術措施
合理負載 遵循疏果不如疏花、疏花不如疏芽的原則,要在落花后20~25d完成疏果工作,疏除時間越早,越能減少養分消耗,生產大果。一般采用干周法和距離法留果。富士等大果型品種每平方厘米干截面積留果4~5個,嘎拉等小果型品種每平方厘米干截面積留果5~6個。距離留果法一般每隔20cm左右留1個果。可采用人工疏除、機械疏除或化學疏除的方法。 合理負載生產的優質大果 合理施肥 通過秋施基肥增加樹體的貯備營養,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根據產量多少確定施肥量,一般有機肥的用量為斤果斤肥,每生產100kg果全年施入純氮0.6~1.0kg、P2O5 0.3~0.4kg、K2O 0.7~1.1kg,其中氮肥全年用量的60%、磷肥的80%和鉀肥的20%與有機肥一起在秋季施入。在果實發育的2次膨大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要及時追肥,促進細胞分裂與膨大。 施肥槍施肥
合理修剪 要注重冬季修剪和生長季修剪相結合。冬季修剪時注意調節樹體的骨架,保持適宜的枝量,通過更新修剪技術及時疏除大枝、強旺枝,換取小枝和中庸枝,壯枝和2~3年生的結果枝生產大果的潛力較大。生長季及時疏除背上枝、競爭枝、徒長枝等無用枝,打開樹體的光路,減少養分的無效消耗,營養集中供給果實發育。 合理灌水 果實細胞分裂期和膨大期對水分脅迫反應的敏感程度差異很大,細胞分裂期對水分脅迫具有較強的忍受能力,但嚴重影響細胞膨大的速率,導致采收時果實體積顯著減小。蘋果的需水關鍵期主要包括萌芽開花期、新梢旺長期、果實膨大期和封凍期。其中蘋果果實膨大期一定要保證適宜的水分,10~30cm土層內土壤相對含水量不能低于60%。如土壤水分不足,就會影響果實的發育,造成果個變小。但若土壤水分過多,會引起秋梢旺長,養分流失,也會影響果實發育。 病蟲害防控 生長季注意蘋果白粉病、葉螨等影響葉片光合功能的病蟲害以及蘋果早期落葉病的防治,保護好功能葉片,花前大蕾期和花后7~10d是許多葉部病害的主要防控時期。蘋果炭疽葉枯病是近年危害較大的葉部病害,在高溫高濕狀態下高發,幾天內即可造成全樹葉片脫落。蘋果褐斑病一年中多次再侵染,雨季多發。葉部病害常用的藥劑包括吡唑醚菌酯、波爾多液、溴菌腈+代森銨+甲基硫菌靈、戊唑醇、苯醚甲環唑、代森錳鋅等。波爾多液作為主要的防護藥劑效果較好,但不能與酸性農藥混配。 適時采收 果實迅速膨大期日增重約為1%,適當晚采也是增大果個的有效途徑。幾年來果農因為價格的驅使,采收越來越早,不僅果實大小沒有達到預期,果實的風味和內在品質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可根據采收后的用途和預期的上市時間,在準確判斷果實成熟度的前提下適當晚采,增大果個。 聲 明:本文摘編自《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22年第1期“提升果實品質之增大果個”(趙德英)。
蘋果果個的發育 蘋果果個是由果實中細胞數量、細胞體積以及細胞之間的空隙來決定的,細胞的多少是果個發育的基礎。果實生長發育前期以細胞數量增加為主,果實生長發育后期以細胞體積的膨大為主。一個正常大小的蘋果約有5000萬個細胞組成,花后5周是果實細胞分裂的關鍵時期,坐果期的小幼果中約有200萬個細胞,經過數次細胞分裂,在花后15d細胞數量為蘋果細胞總數量的85%左右,花后5周細胞數量則達到峰值,細胞分裂基本停止,進入細胞膨大階段。有的蘋果擁有更多數量的細胞,有的蘋果擁有更大體積的細胞。凡是影響細胞分裂和膨大的因素都會影響果實大小的發育。 不同發育階段的蘋果果實 影響蘋果果個的因素
品種和砧木 蘋果果個首先主要取決于品種的遺傳特性,具有大果型遺傳潛力的品種更容易獲得較大的果實。不同品種的細胞數量和細胞大小存在差異。蜜脆、寒富、陸奧為大型果,紅富士、紅將軍、元帥系為中大型果,嘎拉為小型果,錦繡海棠、龍豐等則更小。不同砧木類型也影響蘋果果實的大小,研究表明,B9和M9T337矮化砧木嫁接蘋果果實較大,MAC9嫁接的果實則較小。 負載量 負載量是影響果實大小的重要因素,負載量多少與果個大小呈顯著的負相關。由于樹體吸收的養分和葉片制造的光合產物是有限的,留果太多,果實正常生長發育所需的養分供應不足,果個偏小;留果量少,則有更多的養分供給果實,果個偏大。 不同負載量的蘋果果實大小
環境條件 影響果實大小最重要的環境因素是溫度和光照。早春溫暖、陽光充足的年份果實更大,氣候涼爽、連綿陰雨的年份果實普遍偏小。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光照條件下,葉片制造的光合產物較多,供給果實的營養也越充分,容易生產大果。高溫、低溫和弱光都會影響營養物質的積累,進而影響果實細胞的分裂和膨大。水分也是影響果個大小的重要因子,適宜果個發育的土壤相對含水量為60%~80%,干旱和澇害都會影響果個。 樹體營養 樹體的貯藏營養水平主要影響果實發育前期細胞數量的增長,在葉片未發育完全之前,樹體萌芽、開花、展葉、抽枝、坐果所需要的營養主要靠上一年的貯藏營養,貯藏營養充足,容易長大果。樹體當年制造的同化產物主要影響果實發育后期細胞的膨大,樹體健壯、枝條壯實、葉片肥厚,則制造的光合產物充足,有利于果實細胞膨大,果實發育好,果個大。 結果多導致果個變小 整形修剪 良好的樹體結構和通風透光條件是生產大果的必要因素。樹體郁閉、營養生長過旺、結果枝軸過長、果臺副梢處理不當都會增加營養的無效消耗,進而影響果實的發育。良好的樹體結構、適宜的枝梢配置、合理的葉果比都容易生產較大的果實。
土肥水管理 土壤瘠薄、有機質含量低、土壤酸化或者鹽堿化均會導致蘋果樹養分吸收利用率低下,影響果實發育。施肥量不足、施肥比例不佳、偏施氮肥等不合理施肥會導致樹體營養虧缺或養分供應不平衡,進而影響果實細胞數量的增長和體積的膨大,果個偏小。 栽培管理不當導致的果個發育變小 病蟲害 生長季葉部病害、枝干病害和根部病害的發生都會影響光合同化產物的制造和無機營養的吸收和運轉。蘋果褐斑病、蘋果灰斑病、蘋果圓斑病、蘋果斑點落葉病、蘋果輪斑病、蘋果炭疽葉枯病等混合侵染均會導致樹體早期落葉,不僅影響當年果實的大小,也影響樹體秋季的貯藏營養水平,對翌年果實細胞數量產生不良影響。蘋果樹腐爛病、蘋果輪紋病、蘋果根腐病、根瘤等會導致樹勢衰弱、營養供給受阻,影響果實的發育。
增大果個的技術措施
合理負載 遵循疏果不如疏花、疏花不如疏芽的原則,要在落花后20~25d完成疏果工作,疏除時間越早,越能減少養分消耗,生產大果。一般采用干周法和距離法留果。富士等大果型品種每平方厘米干截面積留果4~5個,嘎拉等小果型品種每平方厘米干截面積留果5~6個。距離留果法一般每隔20cm左右留1個果。可采用人工疏除、機械疏除或化學疏除的方法。 合理負載生產的優質大果 合理施肥 通過秋施基肥增加樹體的貯備營養,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根據產量多少確定施肥量,一般有機肥的用量為斤果斤肥,每生產100kg果全年施入純氮0.6~1.0kg、P2O5 0.3~0.4kg、K2O 0.7~1.1kg,其中氮肥全年用量的60%、磷肥的80%和鉀肥的20%與有機肥一起在秋季施入。在果實發育的2次膨大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要及時追肥,促進細胞分裂與膨大。 施肥槍施肥
合理修剪 要注重冬季修剪和生長季修剪相結合。冬季修剪時注意調節樹體的骨架,保持適宜的枝量,通過更新修剪技術及時疏除大枝、強旺枝,換取小枝和中庸枝,壯枝和2~3年生的結果枝生產大果的潛力較大。生長季及時疏除背上枝、競爭枝、徒長枝等無用枝,打開樹體的光路,減少養分的無效消耗,營養集中供給果實發育。 合理灌水 果實細胞分裂期和膨大期對水分脅迫反應的敏感程度差異很大,細胞分裂期對水分脅迫具有較強的忍受能力,但嚴重影響細胞膨大的速率,導致采收時果實體積顯著減小。蘋果的需水關鍵期主要包括萌芽開花期、新梢旺長期、果實膨大期和封凍期。其中蘋果果實膨大期一定要保證適宜的水分,10~30cm土層內土壤相對含水量不能低于60%。如土壤水分不足,就會影響果實的發育,造成果個變小。但若土壤水分過多,會引起秋梢旺長,養分流失,也會影響果實發育。 病蟲害防控 生長季注意蘋果白粉病、葉螨等影響葉片光合功能的病蟲害以及蘋果早期落葉病的防治,保護好功能葉片,花前大蕾期和花后7~10d是許多葉部病害的主要防控時期。蘋果炭疽葉枯病是近年危害較大的葉部病害,在高溫高濕狀態下高發,幾天內即可造成全樹葉片脫落。蘋果褐斑病一年中多次再侵染,雨季多發。葉部病害常用的藥劑包括吡唑醚菌酯、波爾多液、溴菌腈+代森銨+甲基硫菌靈、戊唑醇、苯醚甲環唑、代森錳鋅等。波爾多液作為主要的防護藥劑效果較好,但不能與酸性農藥混配。 適時采收 果實迅速膨大期日增重約為1%,適當晚采也是增大果個的有效途徑。幾年來果農因為價格的驅使,采收越來越早,不僅果實大小沒有達到預期,果實的風味和內在品質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可根據采收后的用途和預期的上市時間,在準確判斷果實成熟度的前提下適當晚采,增大果個。 聲 明:本文摘編自《果樹實用技術與信息》2022年第1期“提升果實品質之增大果個”(趙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