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西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食品安全工作綱領性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切實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助推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有力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2021年,廣西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在全國排名提升11位,得到國務院食安辦通報表揚。
高位推動食品安全黨政同責落地見效
自治區黨政機關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責任,多次進行專題調研,對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印發《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落實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制職責分工安排》等文件。編制實施《廣西食品安全“十四五”規劃》。部署推進7大重點任務、43項重點項目、8項重點工程,企業主體責任進一步壓實,食品安全管理員考核覆蓋率達100%,健全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乳制品生產企業追溯體系建立率達100%。
評優評先激勵擔當
2021年
6個集體、11名個人獲全國食品安全工作先進稱號。
2022年
組織開展“廣西食品安全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工作,共表彰100個先進集體、599名先進個人。
堅持嚴的主基調,全面落實“四個最嚴”要求
建立最嚴謹標準 三年來,全區共立項制定柳州螺螄粉、六堡茶、金花茶等食品安全地方標準35項,現行有效的農業地方標準1250項。 實施最嚴格的監管
源頭治理環節 在全區7個設區市中14個縣(市、區)的農用地安全利用集中推進示范區開展重金屬污染修復等試點工作,開展新農藥試驗示范和高效低毒環境友好型農藥示范試驗任務83項。 食品生產環節 食品生產企業自查風險報告率達100%。 食品銷售環節 全區8464個冷庫納入“八桂集中倉”監管,處置涉及進口冷鏈食品流入廣西應急事件88起;全區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對入場銷售者的建檔率達100%。 食品餐飲環節 全區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分支機構備案100%,自查率100%。 特殊食品環節 實現特殊食品和食鹽生產企業體系檢查覆蓋率100%。 實行最嚴厲的處罰 持續組織開展“昆侖”“鐵拳”行動,共查處食品類案件4.12萬件,移送司法機關197件;偵破食品安全刑事案件15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56人;全區法院共受理食品類案件157件,判決生效187人。 堅持最嚴肅的問責 印發自治區食安委各成員單位及各設區市食安辦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方案,組織開展評議考核,將食品安全工作列入績效考評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體系,并將考核結果作為黨政領導干部考核、獎懲和使用、調整的重要參考。 堅持綜合防治,實現全程風險嚴控 深入開展隱患排查,聚焦校園、農村、旅游景區等重點區域,開展食品安全風險排查化解工作。全力做好全區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實現“零事故”“零投訴”目標。開展小作坊花生油、鮮濕米粉、蔬菜干制品等五類重點食品專項整治,及時化解高風險食品安全隱患。2022年,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共檢查市場主體50.38萬戶,發現問題3.42萬個,均已按要求完成處置。 強化監督抽檢,嚴格按照“四統一”要求,科學制定抽檢計劃,細化區、市、縣三級分工,明確各級抽檢重點,統籌部署全區抽檢工作。三年來,全區市場監管系統累計投入自治區本級財政資金3.5億元,完成食品抽檢56萬批次,抽檢合格率穩步提高,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和食品抽檢合格率均穩定在98%以上,全區農產品和食品年抽檢量平均達到5.7批次/千人,超額完成4批次/千人的剛性目標任務,實現14個設區市111個縣(市、區)全覆蓋、34大類食品全覆蓋、在產企業全覆蓋。 堅持管服并重,助力特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縮短食品生產許可事項審批時限,按法定辦結時限統一縮減50%。在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內實行28類食品(含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告知承諾制”,在全區范圍內試行8類低風險食品“先證后審”的審批制度改革,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 推動品質提升。截至目前,全區共有獲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53.73萬家,較“十三五”初期增加了12.36萬家,增幅22.97%,共獲得有機產品證書425張,294款特色食品通過香港優質“正”印認證。全區農產品地理標志總數達到165個,排全國前列。評選發布“廣西好嘢”品牌285個,產業產值超千億元。連續4年召開全區地方特色食品質量安全與產業發展現場會,舉辦廣西特色食品博覽展銷會,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問題導向,實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 實施風險評估和標準跟蹤專項行動 加大對地方特色食品和高風險品種監測力度。 實施農藥獸藥使用減量和產地環境凈化行動 全區農藥化肥使用量連續3年實現負增長。 實施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 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自查報告率達到100%。 實施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 嚴格落實學校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全區2.27萬家學校食堂全部獲得食品經營許可,學校食堂“明廚亮灶”覆蓋率達100%。 實施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行動 嚴厲查處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者“三無”“山寨”等違法行為。 實施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 全區餐飲主體“明廚亮灶”17.1萬家,“色標管理”8.38萬家。 實施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 開展整治“涉老食品”“保健品”專項行動,責令1658家生產經營主體進行整改。 實施“優質糧食工程”行動 創建15個“中國好糧油”示范縣,共推出41個“廣西好糧油”生產企業、101個品牌產品,其中10個產品獲評“中國好糧油”。 實施進口食品“國門守護”行動 南寧海關緝私局累計立案查辦凍品走私610起,涉案凍品8230余噸。 實施“雙安雙創”示范引領行動 南寧市、欽州市、北海市、玉林市、梧州市等5個城市正積極創建國家示范城市,9個城市、13個縣份獲得自治區級示范市、縣命名授牌,10個縣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命名授牌。
建立最嚴謹標準 三年來,全區共立項制定柳州螺螄粉、六堡茶、金花茶等食品安全地方標準35項,現行有效的農業地方標準1250項。 實施最嚴格的監管
源頭治理環節 在全區7個設區市中14個縣(市、區)的農用地安全利用集中推進示范區開展重金屬污染修復等試點工作,開展新農藥試驗示范和高效低毒環境友好型農藥示范試驗任務83項。 食品生產環節 食品生產企業自查風險報告率達100%。 食品銷售環節 全區8464個冷庫納入“八桂集中倉”監管,處置涉及進口冷鏈食品流入廣西應急事件88起;全區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對入場銷售者的建檔率達100%。 食品餐飲環節 全區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分支機構備案100%,自查率100%。 特殊食品環節 實現特殊食品和食鹽生產企業體系檢查覆蓋率100%。 實行最嚴厲的處罰 持續組織開展“昆侖”“鐵拳”行動,共查處食品類案件4.12萬件,移送司法機關197件;偵破食品安全刑事案件15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56人;全區法院共受理食品類案件157件,判決生效187人。 堅持最嚴肅的問責 印發自治區食安委各成員單位及各設區市食安辦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方案,組織開展評議考核,將食品安全工作列入績效考評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體系,并將考核結果作為黨政領導干部考核、獎懲和使用、調整的重要參考。 堅持綜合防治,實現全程風險嚴控 深入開展隱患排查,聚焦校園、農村、旅游景區等重點區域,開展食品安全風險排查化解工作。全力做好全區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實現“零事故”“零投訴”目標。開展小作坊花生油、鮮濕米粉、蔬菜干制品等五類重點食品專項整治,及時化解高風險食品安全隱患。2022年,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共檢查市場主體50.38萬戶,發現問題3.42萬個,均已按要求完成處置。 強化監督抽檢,嚴格按照“四統一”要求,科學制定抽檢計劃,細化區、市、縣三級分工,明確各級抽檢重點,統籌部署全區抽檢工作。三年來,全區市場監管系統累計投入自治區本級財政資金3.5億元,完成食品抽檢56萬批次,抽檢合格率穩步提高,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和食品抽檢合格率均穩定在98%以上,全區農產品和食品年抽檢量平均達到5.7批次/千人,超額完成4批次/千人的剛性目標任務,實現14個設區市111個縣(市、區)全覆蓋、34大類食品全覆蓋、在產企業全覆蓋。 堅持管服并重,助力特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縮短食品生產許可事項審批時限,按法定辦結時限統一縮減50%。在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內實行28類食品(含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告知承諾制”,在全區范圍內試行8類低風險食品“先證后審”的審批制度改革,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 推動品質提升。截至目前,全區共有獲證食品生產經營單位53.73萬家,較“十三五”初期增加了12.36萬家,增幅22.97%,共獲得有機產品證書425張,294款特色食品通過香港優質“正”印認證。全區農產品地理標志總數達到165個,排全國前列。評選發布“廣西好嘢”品牌285個,產業產值超千億元。連續4年召開全區地方特色食品質量安全與產業發展現場會,舉辦廣西特色食品博覽展銷會,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問題導向,實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行動 實施風險評估和標準跟蹤專項行動 加大對地方特色食品和高風險品種監測力度。 實施農藥獸藥使用減量和產地環境凈化行動 全區農藥化肥使用量連續3年實現負增長。 實施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 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自查報告率達到100%。 實施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 嚴格落實學校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全區2.27萬家學校食堂全部獲得食品經營許可,學校食堂“明廚亮灶”覆蓋率達100%。 實施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行動 嚴厲查處農村食品生產經營者“三無”“山寨”等違法行為。 實施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 全區餐飲主體“明廚亮灶”17.1萬家,“色標管理”8.38萬家。 實施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 開展整治“涉老食品”“保健品”專項行動,責令1658家生產經營主體進行整改。 實施“優質糧食工程”行動 創建15個“中國好糧油”示范縣,共推出41個“廣西好糧油”生產企業、101個品牌產品,其中10個產品獲評“中國好糧油”。 實施進口食品“國門守護”行動 南寧海關緝私局累計立案查辦凍品走私610起,涉案凍品8230余噸。 實施“雙安雙創”示范引領行動 南寧市、欽州市、北海市、玉林市、梧州市等5個城市正積極創建國家示范城市,9個城市、13個縣份獲得自治區級示范市、縣命名授牌,10個縣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命名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