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道: 近日,印度聯邦農業部發布法令限制草甘膦的使用它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除草劑。11月10日,最高法院將受理一項關于要求禁止所有耐除草劑的作物的請求,包括轉基因雜交芥菜和棉花。
草甘膦是什么?
草甘膦是一種用于殺死雜草的除草劑,而雜草是與作物爭奪養分、水和陽光的有害植物。由于它的生長基本上以犧牲作物為代價,通常農民手動清除或噴灑除草劑。
草甘膦是一種廣譜除草劑,能控制多種雜草,無論闊葉還是禾本科雜草。它是非選擇性的,會殺死大多數植物。當施用于雜草葉面時,產生抑制蛋白質″5-烯醇丙酮酰莽草酸-3-磷酸合酶(EPSPS)″。這種酶僅由植物和微生物可生產,合成其生長所必需的芳香族氨基酸。
草甘膦在印度的應用
根據1968年的《殺蟲劑法》,有九種含不同濃度的草甘膦制劑被登記使用。主要被批準用于茶園和非作物區域(如鐵軌或游樂場)的雜草控制。農民還在灌溉渠道和堤壩上施用草甘膦,清除雜草來讓水流更易通過。此外,堤壩上生長的雜草還會成為真菌的宿主,例如引起水稻紋枯病。
但一般來說,草甘膦由于它的非選擇性,使用范圍很有限。該化學品旨在殺死所有接觸到的植物,通常無法區分作物和雜草。因此可用于茶園或橡膠種植園,但不能用于作物和雜草幾乎同處的田間。
印度政府到現在具體做了什么?
印度農業和農民福利部于10月21日發布通知,稱″使用草甘膦會危害健康并對人畜有風險″。但它并沒有被禁止,只是″限制″了應用。此后只能通過″害蟲防治員″噴灑草甘膦及其衍生物。
這樣做的原因?
綜上,草甘膦在普通農作物的使用范圍已受限,因為它是一種非選擇性除草劑。它的應用僅隨轉基因(GM)或轉基因技術出現后增加。
研究人員從土壤細菌根癌農桿菌中分離出″cp4-epsps″基因,合成到棉花、玉米和大豆等作物中。這種外來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無法讓草甘膦與 EPSPS 酶結合。如此一來,該轉基因作物能對噴灑的除草劑耐受,而只殺死雜草。
僅2019年,全球就種植了約8150萬公頃耐除草劑(HT)的轉基因作物。全球草甘膦市場每年價值93億美元,其中超過45%用于轉基因作物。
就印度而言,現今唯一正式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是Bt棉花。它有兩個來自土壤細菌蘇云金芽孢桿菌的外來基因(″cry1Ac″和″cry2Ab″),它們含有對美國棉鈴蟲,斑點棉鈴蟲和煙草毛蟲害蟲有毒的蛋白質。在 2022 年哈里夫的種植季,大約 3900 萬包 Bt 棉花(每包含 450 克種子),以 810 盧比/包的最高零售價出售。
但行業估計,另外有500萬包″非法″轉基因棉花種子的銷售,從1,100盧比到1,350盧比/包不等。這些種子具有抗蟲性和HT性狀,來自兩個Bt基因和耐草甘膦的″cp4-epsps″基因。
中央和州政府都未能成功阻止非法HT棉花的種植。他們的種子(每英畝播種1.5至2包)以溢價出售,證明農民對它有很高的需求。鑒于人工除草的成本很高,且無法及時獲得勞動力,他們看到了噴灑草甘膦以及種植HT棉花的價值。由于未能遏制種子的非法銷售,政府試圖從根源解決問題,切斷農民獲得草甘膦的途徑,只允許害蟲防治運營商使用。
對使用草甘膦的健康問題有怎樣的擔憂?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于2015年3月將草甘膦歸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但這是基于″純″草甘膦在動物實驗中致癌的證據,而不是通過稀釋配方(該化學品的實際銷售和使用方式)暴露在現實生活中對人類致癌的事實。
另一方面,美國環境保護署認為,″目前使用草甘膦對人類健康沒有威脅″,且″沒有證據表明″會致癌。其調查結果基于″比IARC更廣泛的相關數據集″。
歐洲化學品管理局也得出結論,″將草甘膦歸類為致癌,致突變(導致DNA變化),或生殖毒性物質是不合理的″。
目前毫無疑問,作物經受住了該除草劑在印度農民中的應用。
10月18日,聯邦環境部基因工程評估委員會(GEAC)建議德里大學進行轉基因雜交芥菜的商業發布。該作物可耐受草銨膦的噴灑,草銨膦是類似草甘膦的非選擇性除草劑。GEAC將進一步呼吁批準耐草甘膦的Bt棉花種植。
接下來所有焦點集中在印度最高法院,該法院計劃聽取對GEAC接受轉基因雜交芥菜批準而提出的質疑,并尋求針對所有HT作物的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