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海洋研究院科學家預測,未來幾年全球冷水蝦(P. borealis)產量將略有減少,最后將穩定在每年21萬噸左右。
上周,在挪威特羅姆斯舉辦的國際冷水蝦論壇(ICWPF)期間,挪威科研人員Carsten Hvingel發布了冷水蝦捕撈量預測模型,自2010年以來,西大西洋(北美)的冷水蝦漁獲量快速下降;加拿大捕撈配額(TAC)一直在減少,美國緬因州的冷水蝦捕撈業已經關閉。
Hvingel稱,北美產量的減少,很大程度上歸因于生態系統的轉變,大西洋鱈魚以野生蝦為食,鱈魚的遷徙意味著冷水蝦資源的下降。西格陵蘭島的漁獲量也有所下降,但自2019年以來仍然是一個規模龐大且相對穩定的漁業。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海洋的跡象,氣候指數表明西太大西洋地區的產量還有繼續下降的可能性。這不代表我們不會看到產量的增長,但最大的可能性是產量還會下降,加拿大和西格陵蘭都要減少一些配額,對于加拿大來說,冷水蝦資源不算太多了,但在格陵蘭島,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Hvingel說。
2022年,格陵蘭冷水蝦配額穩定在11.5萬噸,該地區科研單位(自然研究所)建議2023年格陵蘭西部地區的配額減少5,000噸,至110,000噸,格陵蘭東部地區配額要減少1,000噸,剩余2,000噸。
“研究表明,格陵蘭島西部冷水蝦種群得到了可持續利用,種群數量穩定在較高水平。但與此同時,更多鱈魚過來了,預計會吃掉更多的蝦。此外,2021年結轉的配額留用至2022年,捕撈量比預先設定的配額多了5,000噸。”自然研究所報告說。
在加拿大,冷水蝦捕撈業目前仍然非常強勁。加拿大漁業、食品和相關工人工會經理Jake Rice稱,冷水蝦捕撈業與加拿大海洋漁業部保持緊密合作,確保漁業的可持續性,2023年大多數產區的配額與近些年情況相似。
在巴倫支海地區,Hvingel的預期比較樂觀。“巴倫支海是一個特殊情況,該地區的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出于經濟原因,我們將看到巴倫支海產量的增長,因為野生資源還有許多開發的潛力。”
根據Hvingel的模型,在“悲觀情形”下,未來8-10年西大西洋漁獲量將下降約50,000噸,東大西洋將增加25,000噸,數年后總產量將穩定在每年21萬噸左右。對于捕撈業而言,配額的下降似乎是個壞消息,但最近幾年鱈魚的遷徙似乎也有所停滯,也可能給加拿大產區一些喘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