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淄博市市場監管局圍繞農村地區食品安全重點風險隱患,深入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建立完善“四項機制”,促進農村地區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實。
1
建立渠道提升機制 ◎ 加強示范引領,優化農村地區食品經營網絡布局,構建以鄉鎮商貿中心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的經營網絡布局。 ◎ 推行集中配送管理,鼓勵城區內較大連鎖超市和供貨商通過兼并聯營或直營等方式到鄉鎮駐地、行政村經營門店,推行統一進貨、統一配送、統一溯源、統一經營模式。 2
構建農村食品“四查”監管機制 ◎ 推動業戶落實食品安全自查制度,突出“健康證明、場所衛生、臨期食品、索證索票”等方面,自行糾正問題,實行銷號管理; ◎ 指導供貨商賦予配送員巡查食品安全職責,建立考核激勵制度,落實其承擔所配送食品質量安全責任; ◎ 村委定期對村內食品生產經營業戶進行巡查,以提醒、引導、糾正為主,定期向所在鎮(街道)市場監管所報送檢查情況; ◎ 監管部門按照食品安全風險分級和日常收集到的風險信息開展監督檢查。 3
健全基層治理機制 ◎ 推動成立村級食品安全工作組,開展定期巡查。 ◎ 推行“1+X+N”(市場監管所+N個監管片區+X個城鄉社區網格)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模式。 ◎ 落實定片、定人、定責要求,實現監管片區與社區基礎網格、片區監管人員與社區網格員無縫對接。 ◎ 探索食品安全“誠信銀行”建設,將食品安全列入誠信管理體系,以戶為單位,建立村民積分賬戶,化“誠”為“利”。 4
完善社會共治機制 ◎ 打造食品安全宣傳互動平臺,通過設置舉報箱,利用微信公眾號和本地有影響力的媒體平臺開設曝光臺和紅黑榜,定期進行發布,發揮正面業戶引導和負面業戶倒逼作用。 ◎ 加強與媒體互動,聘請基層官方媒體、自媒體為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加強正面宣傳,采取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自我消費安全意識和維權意識。 9月6日-7日 總局食品經營司、省局食品流通處領導來淄博市調研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工作。 11月4日 省局批復淄博市作為農村地區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建設試點地區。 11月16日 全國市場監管系統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工作交流促進會對淄博市亮點工作成效進行展示推廣。
1
建立渠道提升機制 ◎ 加強示范引領,優化農村地區食品經營網絡布局,構建以鄉鎮商貿中心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的經營網絡布局。 ◎ 推行集中配送管理,鼓勵城區內較大連鎖超市和供貨商通過兼并聯營或直營等方式到鄉鎮駐地、行政村經營門店,推行統一進貨、統一配送、統一溯源、統一經營模式。 2
構建農村食品“四查”監管機制 ◎ 推動業戶落實食品安全自查制度,突出“健康證明、場所衛生、臨期食品、索證索票”等方面,自行糾正問題,實行銷號管理; ◎ 指導供貨商賦予配送員巡查食品安全職責,建立考核激勵制度,落實其承擔所配送食品質量安全責任; ◎ 村委定期對村內食品生產經營業戶進行巡查,以提醒、引導、糾正為主,定期向所在鎮(街道)市場監管所報送檢查情況; ◎ 監管部門按照食品安全風險分級和日常收集到的風險信息開展監督檢查。 3
健全基層治理機制 ◎ 推動成立村級食品安全工作組,開展定期巡查。 ◎ 推行“1+X+N”(市場監管所+N個監管片區+X個城鄉社區網格)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模式。 ◎ 落實定片、定人、定責要求,實現監管片區與社區基礎網格、片區監管人員與社區網格員無縫對接。 ◎ 探索食品安全“誠信銀行”建設,將食品安全列入誠信管理體系,以戶為單位,建立村民積分賬戶,化“誠”為“利”。 4
完善社會共治機制 ◎ 打造食品安全宣傳互動平臺,通過設置舉報箱,利用微信公眾號和本地有影響力的媒體平臺開設曝光臺和紅黑榜,定期進行發布,發揮正面業戶引導和負面業戶倒逼作用。 ◎ 加強與媒體互動,聘請基層官方媒體、自媒體為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加強正面宣傳,采取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自我消費安全意識和維權意識。 9月6日-7日 總局食品經營司、省局食品流通處領導來淄博市調研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工作。 11月4日 省局批復淄博市作為農村地區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建設試點地區。 11月16日 全國市場監管系統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工作交流促進會對淄博市亮點工作成效進行展示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