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肉羊遺傳育種科技創新團隊揭示了山羊無翼型MMTV整合部位家族成員4(Wingless-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 member 4, WNT4)可變剪接體的產生及對顆粒細胞增殖的調控機制。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生物大分子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IF=8.025,中科院1區top期刊)上。
據團隊首席儲明星研究員介紹,WNT4作為WNT蛋白家族重要的配體之一,在哺乳動物卵巢發育、顆粒細胞成熟和卵母細胞發育中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在之前的研究中發現,在云上黑山羊中WNT4存在兩個可變剪接體,且對山羊卵巢功能具有影響,但其具體作用分子機制仍不清楚。
在本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對山羊WNT4的可變剪接體進行了鑒定,然后通過構建體外卵泡顆粒細胞(Granulosa cells, GCs)模型探究了WNT4可變剪接體對顆粒細胞增殖的影響,以及富含絲氨酸和精氨酸的剪接因子6(Serine and arginine rich splicing factor 6, SRSF6)對WNT4可變剪接體的調控機制。研究發現,在山羊WNT4基因編碼區存在兩種不同的可變剪接體(WNT4-α和WNT4-β)。在山羊卵泡期卵巢組織中,WNT4-α比WNT4-β的表達更顯著,說明WNT4-α在卵巢中具有更重要的功能。通過構建WNT4-α過表達干擾載體探究了WNT4-α在顆粒細胞增殖中的作用,發現其通過WNT/β-catenin信號通路調控顆粒細胞的增殖。同時,發現SRSF6剪接因子參與了WNT4可變剪接的生成,過表達SRSF6后,WNT4-α的表達被顯著抑制,解釋了WNT4可變剪接體的產生機制。本研究進一步探究了WNT4可變剪接體在山羊顆粒細胞增殖中的調控機制,為卵泡發育過程的分子調節機制提供了新的信息。
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國家肉羊產業技術體系、云南省科技計劃等項目支持。客座研究生王鵬為第一作者,儲明星研究員和劉玉芳博士后為共同通訊作者。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1813022026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