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貴州省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十大行動,全省食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向好,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合格率穩定在99.7%以上,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合格率達99.03%,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滿意度持續提升。
深入開展風險評估專項行動。建成以省疾控中心為技術支撐,9個市(州)疾控中心和醫院為依托,88個縣(市、區、特區)疾控中心為輔助的全省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2019年以來,完成61516例食源性疾病病例、6208例食源性主動監測病例、1628起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7306份食品污染物監測樣品監測工作。2021年,全省新增省級專項監測6項,新增食源性疾病專項監測哨點醫院5家,監測任務數高于國家規定指標10%。組建貴州省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邀請13名國家級專家作為風險評估顧問。按季度通報食品安全監測風險研判結果,適時提出預警建議,2019年以來發布風險預警6次,通報風險監測結果10次。
深入開展實施農藥獸藥使用減量和產地環境凈化行動。大力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建立水稻、馬鈴薯、茶葉、蔬菜、水果等主要作物綠色防控示范區526個、439.1萬畝,輻射帶動3401.7萬畝,綠色防控覆蓋率達35.4%。示范推廣生物農藥、赤眼蜂等天敵生物和高效低毒農藥,有效減少使用化學農藥。開展獸用抗菌藥減量化試點,成立貴州省獸用抗菌藥減量化行動工作領導小組,投入資金266萬元,組織260個標準規模養殖場開展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試點工作。連續實施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創建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示范推廣點22個,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2個。
深入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印發《貴州省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2020—2022年)》,推動全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大宗食品100%納入縣級政府部門主導或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公開招標、集中定點采購。建立校園負責人陪餐制和家長委員會監督機制。深入開展春秋季學期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檢查,2019年以來全覆蓋檢查學校食堂、涉校餐飲企業和校園周邊食品經營戶163447戶次,限期整改10009戶,立即停止生產經營528戶,行政處罰立案169件,罰沒金額271余萬元。持續推進校園食堂“明廚亮灶”建設,建成校園“互聯網+明廚亮灶”智能分析預警一體化服務平臺,實現校園食品安全監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功能。截至目前,全省學校食堂“明廚亮灶”覆蓋率達99.7%,全省學生集中用餐配送企業“明廚亮灶”率達100%,貴陽市“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達90%以上。全面實施“校校有食堂、人人吃午餐”的貴州特色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截至目前投入補助資金236.8億元,惠及全省農村中小學生380萬人以上,實現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全覆蓋。將食品安全知識納入年度“中國健康 師生健康”主題健康教育活動,強化食品安全知識普及。
深入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行動。印發《貴州省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行動方案(2020—2022年)》,梳理農村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清單,有的放矢抓治理。2019年以來,檢查食品生產經營者488242戶次,檢查各類集中交易市場25448個(次),檢查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2056個(次),查處假冒偽劣食品行政處罰案件5950件,收繳假冒偽劣食品73.78噸,查處假冒偽劣食品貨值310.68萬元,罰沒3824.23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139件。組織開展嚴厲打擊屠宰違法犯罪行為專項整治,出動執法人員2.9萬人(次),搗毀清理畜禽私屠濫宰窩點132家。
深入開展食品生產“小作坊”提質行動。印發《貴州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三年提升計劃的通知》,開展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提質行動,通過“身份數據化、行為數據化、數據關聯化”,著力構建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綜合治理體系。2020年底,全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建檔率達95%以上,超額完成“到2020年,小作坊建檔率達90%以上”的目標任務。2019年以來,全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新登記發證8562家,依法注銷958家,實現合規登記率100%。
深入開展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圍繞治理“餐桌污染”、制止“餐飲浪費”,全面實施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開展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及自建平臺備案,督促第三方平臺落實食品安全管理責任。截至目前,備案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含分支機構、代理機構)194家,轄區內備案自建網站11家,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47733家;查處網絡餐飲食品安全案件35件,約談網絡餐飲服務平臺221家(次)。開展涉旅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行動,全面整治旅游景區(點)及周邊食品經營單位、地方特色餐飲街(店)、“農家樂”等餐飲服務單位。檢查涉旅餐飲服務單位61536家次,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1095份,立案查處17起。以餐飲業“明廚亮灶”工程為重點,積極推進“文明在行動·滿意在貴州之食之放心”行動。截至目前,全省實施“明廚亮灶”餐飲服務提供者共111591家。加強餐廚廢棄物處置設施建設及運行管理,目前全省共建成餐廚垃圾處理設施17座,設計處理總規模達到1489噸/日,其中2021年新增設計處理規模319噸/日。
深入開展保健食品和嬰幼兒配方乳制粉專項行動。印發《貴州省開展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聯合行動工作方案(2020—2021年)》,開展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2019年以來立案查處保健食品違法違規案件80件,罰沒111.04萬元。將保健食品廣告作為網絡監測重點,完成12期網絡市場監測任務,檢查網站及網店6130個(次),監測保健食品廣告10751條(次),責令停止發布違法保健食品廣告166條(次),責令整改122家(次)。持續開展保健食品科普宣傳活動,2019年以來舉辦科普宣傳4897場(次),參加人員48620人(次),發放宣傳材料236304份。強化保健食品和嬰幼兒配方乳制粉監督抽檢,2019年以來完成保健食品監督抽查1057批次,嬰幼兒配方乳制粉監督抽查72批次。
深入開展“優質糧食工程”行動。投資1.06億元完成省糧油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和9個市(州)糧油質檢站(中心)檢驗檢測能力升級改造項目,新建平壩區糧油檢驗中心和省儲備糧管理總公司14個直屬企業糧油檢化驗室。深入推進“中國好糧油”“貴州好糧油”行動,2019年以來打造建設“貴州好糧油”線上線下集中展示體驗平臺1個,培育“中國好糧油”品牌產品5個、“貴州好糧油”品牌產品100個,建設糧油示范縣和茶油示范縣15個,形成240萬噸優質糧油的增量。實施“優產”“優購”“優加”“優銷”項目340個,帶動全省發展訂單780萬畝,助農創收98億元。
深入開展進口食品“國門守護”行動。出臺《貴陽海關進口食品“國門守護”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5年)》,加強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食品監管,對8個跨境電商進口嬰幼兒配方食品樣品進行風險監測。落實境外輸華食品準入制度和生產加工企業注冊制度,2019年以來進口涉及準入產品4批,均在準入名單內。組織開展“國門利劍”行動,2019年以來全案移訴“0303”大米走私系列案件,涉嫌走私大米13500余噸,案值7500萬元。
深入開展“雙安雙創”示范引領行動。指導貴陽市、六盤水市持續做好第三批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采取部門評定與第三方機構評定相結合的方式,組織省級初評,并按程序申報國家審評。對鳳岡縣、長順縣等9個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實行動態管理,鞏固提升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成果。指導開陽縣、湄潭縣、福泉市開展第三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試點。組織動員黔西市、平塘縣、六枝特區等地參與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