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蛋雞和鴿遺傳育種創新團隊在蛋雞性成熟雜種優勢分子調控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現了蛋雞性成熟雜種優勢形成的關鍵因素,為解析蛋雞性成熟分子機制及雜種優勢提供了新見解。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內分泌學前沿(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IF=6.055)和《家禽科學(Poultry Science)》(IF=4.014) 上。
性成熟是蛋雞高繁殖力的基礎,而且性成熟雜種優勢被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中。研究人員以北京油雞、白來航雞為親本,構建了正反交完全雙列雜交群體。通過正反交群體性狀觀測,發現在見蛋日齡、恥骨間距、輸卵管長度、產蛋模式、產蛋數方面均表現出明顯的雜種優勢。由此推測,產蛋模式和性成熟可能是造成雞產蛋數性狀雜種優勢的關鍵因素。
隨后,研究人員利用生物信息學和分子生物學技術分析親本與正反交群體的lncRNA和mRNA表達譜,發現非加性效應是lncRNA與mRNA的主要表達模式。GO和KEGG分析顯示,這些基因與GnRH signaling pathway, female gonad development, steroids biogenesis等繁殖生物過程密切相關。通過WGCNA分析進一步篩選出影響正反交群體性成熟雜種優勢的四個lncRNA-mRNA關系對,其中位于GnRH signaling pathway的lncRNA-mRNA關系對的表達量與血清GnRH含量高度相關,證明了GnRH信號通路中基因的非加性效應是雞性成熟雜種優勢形成的關鍵因素。
本研究得到中國農業科學院基本業務費、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等項目支持。
原文鏈接:
http://journal.frontiersin.org/article/10.3389/fendo.2022.951534/full
https://doi.org/10.1016/j.psj.2022.1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