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蜂產品質量與風險評估創新團隊發現,消毒劑的大量使用會危害蜜蜂健康。該研究通過闡釋消毒劑成分苯扎氯銨擾亂蜜蜂腸道功能的毒性機制,預警了其對授粉昆蟲的生存威脅,呼吁科學使用消毒劑,維護生態安全。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國際環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近年來,隨著新冠疫情的發生,消毒劑使用量大幅增加。苯扎氯銨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消毒劑成分,在整個生態系統中都有殘留污染,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潛在威脅。然而,目前關于苯扎氯銨對非目標物種的危害研究不足,特別是對傳粉昆蟲的影響尚未見諸報道。
該研究用與環境殘留量相當的苯扎氯銨濃度對蜂群進行處理,模擬了蜜蜂面臨風險的實際情況,并從多維度綜合評估了苯扎氯銨對蜜蜂腸道健康的風險。研究結果表明,苯扎氯銨對蜜蜂具有致死作用,并在中腸部位富集。蜜蜂暴露在苯扎氯銨中會使中腸上皮組織破損,腸道益生菌豐度顯著降低,組成腸道細胞膜的四種膜磷脂含量明顯下降,在腸道鈣吸收、肌肉收縮和神經傳遞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表達被擾亂。該研究首次提出了要高度重視苯扎氯銨對蜜蜂等傳粉昆蟲的危害作用,認為有必要進一步開展蜂產品相關風險評估。
該研究得到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業科學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等項目資助。(通訊員 王曉穎)
原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0412022005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