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酵菌酸中毒
近幾年我國時常發生的米酵菌酸食物中毒事件。米酵菌酸毒素是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產生的,這種細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容易在偏酸(PH5~7)、溫度為25~37℃的環境中滋生,特別是高溫、潮濕的夏、秋季非常適宜這類細菌繁殖。
米酵菌酸不同于其他毒素,耐熱性很強,一般的烹調方法不能破壞其毒性。由椰毒假單胞菌產生的米酵菌酸是引起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毒素可對人體的肝、腎、腦等重要器官均能產生嚴重損害。目前對米酵菌酸尚無特效解毒藥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達40%-100%。
容易造成米酵菌酸中毒的食物 1. 谷物發酵食品:河粉、腸粉、酸湯子、吊漿粑、年糕、玉米淀粉等。 2. 薯類制品:粉條、甘薯面、寬粉、紅薯淀粉等。這些食物在制作過程中,如果環境不衛生,原料變質,存儲不當,如泡發過久,存儲環境潮濕都有可能被污染。 3. 泡發木耳、銀耳:泡發后的銀耳、木耳放置在溫濕環境中極易滋生細菌。 因此建議食用上述食品時應提高警惕,盡量避免食用這些高危食品,保持食物材料新鮮,泡發銀耳、木耳應即泡即用,不食用浸泡過久的黑木耳或銀耳;日常將谷物食品儲藏于陰涼通風環境,注意防潮、防霉變;一旦出現不適癥狀要及時停止食用可疑食物,盡快催吐,及時就醫。 二、自制藥酒風險 寒冬季節不少民眾流行購買中藥材泡酒養身進補,但中藥材種類繁多,難以辨別。有媒體報道:某地宴席中,主人拿出珍藏的自配藥酒供客人飲用,結果用餐后多人出現強烈癥狀緊急醫院搶救。
建 議 1. 不建議食用含烏頭堿類藥物。草烏、附子、川烏、雪上一支蒿等中藥用普通燉煮、浸泡等加工方法難以破壞其毒性。 2. 不應隨意相信秘方、偏方,避免在不了解藥性的情況下,盲目按秘方、偏方泡制藥酒食用。 3. 不購買、不飲用無標簽標識、浸泡中藥材成分不清、來歷不明的泡制酒。 4. 藥酒也是酒!在服用抗生素期間,特別是頭孢類、甲硝唑類、替硝唑、沙星類,還有左氧氟、呋喃唑酮時,絕對不能喝酒! 5. 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時也不得飲酒。雖然對乙酰氨基酚片和酒精之間不能相互作用,但是在藥物和酒精的雙重作用下,會對肝臟造成損害。 三、理性采購和安全儲存食品 年節將近,很多家庭置辦年貨時會大量囤積食物,結果年過完后家里食物還剩一大堆。食物過多吃不完容易造成浪費,而且許多瓜果蔬菜保質期短,容易變質。舍不得丟棄,吃壞肚子住院就更得不償失了。
建議消費者盡量按需購
買,但不必大量囤積 1. 采購食品應盡量在大中型超市、食品商店、大賣場、規范的食用農產品市場等食品銷售點選購食品,同時保留購物憑證。不在無證食品攤點或食品攤販處選購食品,不購買有異色、異味或來歷不明的食品。 2. 在選購定型包裝的食品時應注意食品外包裝上標識,食品的生產日期、配料表、營養成分表、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標識是否清楚、齊全,外包裝是否整潔,有無破損,是否在保質期限內。購買瓶裝飲料時除要認真查看食品標簽外,還要仔細觀察瓶內飲料是否出現渾濁、沉淀以及一些來源不明的顆粒物,一旦出現上述問題,不要購買。 3. 在選購散裝食品時應注意盛放食品容器的顯著位置或隔離罩上是否有食品的名稱、廠名廠址、配料表、生產日期、保存條件、食用方法等標簽標注,特別要注意食品衛生和保質期,否則不要購買。 4. 在選購肉制品時,驗看肉制品的檢疫合格證,不采購無檢疫合格證的肉制品。 5. 購買冷凍食品回家后,盡量采用獨立封閉包裝按食品標簽標識所要求的儲存溫度放入冰箱保存,避免在室溫下暴露過長導致腐敗變質。蔬菜、水果類食品宜冷藏保鮮,與生肉、生魚等要分開保存。 6. 家庭烹飪時養成良好衛生操作習慣,處理食物前后要勤洗手,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食物加工前要認真清洗,清洗時注意防止水花飛濺。食品原料要洗凈,切配、盛放食品的刀板和餐具要生熟分開。 7. 家庭烹飪菜肴要燒熟煮透。過節期間經常食用的糕點、涼拌菜、熟食鹵味等冷食類食品易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要注意制作冷食可少量多次,以24小時內吃完為佳。剩余食品和隔夜食品要徹底加熱后再食用,少吃或不吃生食水產品。 8. 冰箱不是“保險箱”,放進去的食物也有各自的“保質期”。一旦存放時間過長,食品的風味、質地和營養就會改變,到最后變質也是很有可能的。 四、注意合理膳食 無論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恢復期,還是預防感染,都需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合理膳食是免疫系統強大的根本,良好的免疫系統對生存至關重要。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介紹,大量研究表明,免疫系統需要外來的喂養和供給,所有細胞都需要充足和合理的營養才能達到最佳功能,包括免疫系統中的細胞。充足的能量和精致設計的均衡營養,是免疫力保持活力、維持戰斗能力的根本。 因此,請大家關注膳食平衡,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平衡膳食八準則核心推薦 準則一:食物多樣,合理搭配 準則二: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準則三:多吃蔬果、奶類、全谷、大豆 準則四:適量吃魚、禽、蛋、瘦肉 準則五: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準則六:規律進餐,足量飲水 準則七:會烹會選,會看標簽 準則八:公筷分餐,杜絕浪費 參考信息:
1.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一圖讀懂https://www.cnsoc.org/notice/442220200.html
2. 陜西疾控:冰箱“不保險”?家庭食物儲存條件及保存時間表https://mp.weixin.qq.com/s/hf-OLFcsadjusGp7p7vjhA 稿件來源:營養食品所
容易造成米酵菌酸中毒的食物 1. 谷物發酵食品:河粉、腸粉、酸湯子、吊漿粑、年糕、玉米淀粉等。 2. 薯類制品:粉條、甘薯面、寬粉、紅薯淀粉等。這些食物在制作過程中,如果環境不衛生,原料變質,存儲不當,如泡發過久,存儲環境潮濕都有可能被污染。 3. 泡發木耳、銀耳:泡發后的銀耳、木耳放置在溫濕環境中極易滋生細菌。 因此建議食用上述食品時應提高警惕,盡量避免食用這些高危食品,保持食物材料新鮮,泡發銀耳、木耳應即泡即用,不食用浸泡過久的黑木耳或銀耳;日常將谷物食品儲藏于陰涼通風環境,注意防潮、防霉變;一旦出現不適癥狀要及時停止食用可疑食物,盡快催吐,及時就醫。 二、自制藥酒風險 寒冬季節不少民眾流行購買中藥材泡酒養身進補,但中藥材種類繁多,難以辨別。有媒體報道:某地宴席中,主人拿出珍藏的自配藥酒供客人飲用,結果用餐后多人出現強烈癥狀緊急醫院搶救。
建 議 1. 不建議食用含烏頭堿類藥物。草烏、附子、川烏、雪上一支蒿等中藥用普通燉煮、浸泡等加工方法難以破壞其毒性。 2. 不應隨意相信秘方、偏方,避免在不了解藥性的情況下,盲目按秘方、偏方泡制藥酒食用。 3. 不購買、不飲用無標簽標識、浸泡中藥材成分不清、來歷不明的泡制酒。 4. 藥酒也是酒!在服用抗生素期間,特別是頭孢類、甲硝唑類、替硝唑、沙星類,還有左氧氟、呋喃唑酮時,絕對不能喝酒! 5. 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時也不得飲酒。雖然對乙酰氨基酚片和酒精之間不能相互作用,但是在藥物和酒精的雙重作用下,會對肝臟造成損害。 三、理性采購和安全儲存食品 年節將近,很多家庭置辦年貨時會大量囤積食物,結果年過完后家里食物還剩一大堆。食物過多吃不完容易造成浪費,而且許多瓜果蔬菜保質期短,容易變質。舍不得丟棄,吃壞肚子住院就更得不償失了。
建議消費者盡量按需購
買,但不必大量囤積 1. 采購食品應盡量在大中型超市、食品商店、大賣場、規范的食用農產品市場等食品銷售點選購食品,同時保留購物憑證。不在無證食品攤點或食品攤販處選購食品,不購買有異色、異味或來歷不明的食品。 2. 在選購定型包裝的食品時應注意食品外包裝上標識,食品的生產日期、配料表、營養成分表、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標識是否清楚、齊全,外包裝是否整潔,有無破損,是否在保質期限內。購買瓶裝飲料時除要認真查看食品標簽外,還要仔細觀察瓶內飲料是否出現渾濁、沉淀以及一些來源不明的顆粒物,一旦出現上述問題,不要購買。 3. 在選購散裝食品時應注意盛放食品容器的顯著位置或隔離罩上是否有食品的名稱、廠名廠址、配料表、生產日期、保存條件、食用方法等標簽標注,特別要注意食品衛生和保質期,否則不要購買。 4. 在選購肉制品時,驗看肉制品的檢疫合格證,不采購無檢疫合格證的肉制品。 5. 購買冷凍食品回家后,盡量采用獨立封閉包裝按食品標簽標識所要求的儲存溫度放入冰箱保存,避免在室溫下暴露過長導致腐敗變質。蔬菜、水果類食品宜冷藏保鮮,與生肉、生魚等要分開保存。 6. 家庭烹飪時養成良好衛生操作習慣,處理食物前后要勤洗手,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食物加工前要認真清洗,清洗時注意防止水花飛濺。食品原料要洗凈,切配、盛放食品的刀板和餐具要生熟分開。 7. 家庭烹飪菜肴要燒熟煮透。過節期間經常食用的糕點、涼拌菜、熟食鹵味等冷食類食品易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要注意制作冷食可少量多次,以24小時內吃完為佳。剩余食品和隔夜食品要徹底加熱后再食用,少吃或不吃生食水產品。 8. 冰箱不是“保險箱”,放進去的食物也有各自的“保質期”。一旦存放時間過長,食品的風味、質地和營養就會改變,到最后變質也是很有可能的。 四、注意合理膳食 無論是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恢復期,還是預防感染,都需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合理膳食是免疫系統強大的根本,良好的免疫系統對生存至關重要。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介紹,大量研究表明,免疫系統需要外來的喂養和供給,所有細胞都需要充足和合理的營養才能達到最佳功能,包括免疫系統中的細胞。充足的能量和精致設計的均衡營養,是免疫力保持活力、維持戰斗能力的根本。 因此,請大家關注膳食平衡,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平衡膳食八準則核心推薦 準則一:食物多樣,合理搭配 準則二: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準則三:多吃蔬果、奶類、全谷、大豆 準則四:適量吃魚、禽、蛋、瘦肉 準則五: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準則六:規律進餐,足量飲水 準則七:會烹會選,會看標簽 準則八:公筷分餐,杜絕浪費 參考信息:
1.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一圖讀懂https://www.cnsoc.org/notice/442220200.html
2. 陜西疾控:冰箱“不保險”?家庭食物儲存條件及保存時間表https://mp.weixin.qq.com/s/hf-OLFcsadjusGp7p7vjhA 稿件來源:營養食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