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1月18日,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近期食品抽檢結果,抽檢的方便食品、食用農產品、調味品、豆制品等4類食品295批次樣品中,有3批次檢出不合格。
其中,1批次為:黃山市黟縣個體工商戶吳鳳霞銷售的豆角檢出甲基異柳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甲基異柳磷是一種土壤殺蟲劑,對害蟲具有較強的觸殺和胃毒作用。主要用于小麥、花生、大豆、玉米、蘋果等作物防治蠐螬、螻蛄、金針蟲等地下害蟲,也可用于防治粘蟲、蚜蟲、煙青蟲、紅蜘蛛等害蟲。《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豆類蔬菜中甲基異柳磷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1mg/kg。
還有1批次為:蕪湖蒲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山東稀美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黑芝麻核桃黑豆粉檢出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霉菌是常見的真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食品受霉菌污染后會腐敗變質,失去其食用價值。《GB 19640-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沖調谷物制品》中規定,沖調谷物制品中霉菌應符合n=5,c=2,m=50,M=100CFU/g的要求。霉菌超標可能是生產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格消毒不徹底,還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另外1批次為:宣城市郎溪縣桂濃生鮮店銷售的梭子蟹檢出鎘(以Cd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鎘是最常見的重金屬元素污染物之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規定,鎘在鮮、凍水產甲殼類動物中的限量值為0.5mg/kg。梭子蟹中鎘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其養殖過程中富集環境中的鎘元素。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已責令生產經營者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產品,控制風險,并分析原因進行整改,涉及的不合格產品已按要求開展核查處置工作。
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告(2023年第3期)不合格樣品信息
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告(2023年第3期)不合格樣品信息